主題
:
穆迪將Sony債信降到「垃圾」級
瀏覽單個文章
nomad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引用:
作者
Earstorm-2
一般來說廠商製造出兩大類產品: 終端使用者以及給下一個製造者.
終端使用者的歸屬為消費型經濟, 一旦使用就沒了(或是沒有再利用).
生產給下一個製造者歸屬為製造型經濟, 價值就看怎麼再使用.
安培的政策, 這就不必多說了, 利於賣出但不利於買進.
較高的價格買進後是相對從前較低的價格賣出, 中間損失的是什麼?
這樣說明希望網友可以有更好的了解.
(因為我本身是中間設備商, 也提供材料, 所以對於製造型經濟有感)
其實你說的有牽涉報價貨幣問題了
猜的沒錯的話,因為你是進口到國內,沒有再出口,所以才會有這種問題
用簡化的描述來看看日本企業
出口型企業大多用美元報價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賺同樣的錢(美元)
因為日元貶值20%,所以盈餘換成日元後上升20%
假設,進口價跟出口價是用美元,但每樣產品賺的錢(日元)是同樣的
那就有降價空間
當然這是很簡單的說法
不過,這一年來,日本出口型製造企業大量的獲利就是這樣子來的
也有人會被打擊到,那就是進口型企業
這類企業在第一波就會被打到,獲利減少
接下來,這些企業就要開始想辦法轉型,或是開始看看是否要換成國內的供應商
如果幅度太大,進口產品就會被擠出市場
其實可以參考看看
跟日本走上相反道路的大陸
大陸現在大量的出口型製造企業都在外移或是轉作內銷
一堆公司在轉型成技術含量的產業
這條道路日本當年在廣場協議後走過
只是當年日元是一下子大漲,結果死了一大票企業
大陸是控制每年都慢慢上漲,這些企業多了不少時間
2014-01-29, 11:44 AM #
68
nomad
瀏覽公開訊息
傳送私人訊息給nomad
查詢nomad發表的更多文章
增加 nomad 到好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