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esarlin
其實這個名稱的問題是在於北方人以為中文一直都是以北平話來發展的問題,其實中文漢語以北平話發展是比較近代的事情,古早漢語的官話比較接近河洛話,也就是名詞在先,形容詞在後的方式,熊貓其實以古文來講比較合漢語的講法,貓熊是北平話的講法。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9686d0101c3uw.html
這篇的作者基本上也是同樣看法.
------
「熊貓」的詞序展現的是一種傳統漢語「大名冠小名」的結構,也就是主名詞在前,修飾語在後。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臉蛋(蛋形的臉,而不是像臉的蛋)、蝦米(米粒大小的蝦,而不是像蝦的米)、韭黃(黃色的韭菜,而不是像韭菜的黃色)、林海(海洋般的森林,而不是森林般的海洋)。「熊貓」也一樣,所要傳達的是「像貓一樣的熊」,而不是「像熊一樣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