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yntech113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324
引用:
作者cesarlin
熊貓或貓熊英文是Panda,不是mao xiong 也不是xiong mao ,沒有左右開始念的問題,再來外國人怎麼念貓熊或熊貓跟中國人的習慣應該不會照成影響,這非常可能是胡說八道的。



維基百科有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86%8A%E7%8C%AB
-------

名稱的訛傳[編輯]
關於貓熊的名稱,有幾個個訛傳是這樣的:

a.
「40年代,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唯台灣現仍稱其為貓熊。」[6][9]

b.
「1940年代[10]/ 1945年[11] /解放前[12] /50年代初[13][14] 書寫的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重慶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12]

c.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
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註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台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15]

d.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在60年前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今日通用的名稱了。」[12]


其實這些訛傳都源自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稱所寫的隨筆,「一錯五十年--為貓熊正名」一文。該文於1978年10月5日刊登於臺灣《聯合報》副刊上,後收錄於他的幽默精選集《生花筆》中。[16] 該觀點之後又被多方面錯誤引用[17],包括馬英九總統。[6][8] 可是在20世紀40年代前出版的權威詞典(《中華大字典》、《辭海》、《最新實用漢英辭典》、《重編國語辭典》)均稱熊貓而無貓熊,而且全為竪排版,故並不存在右左讀錯的問題。[5][18][19] 最重要的是,當時國人沒必要不按習慣讀法而按英文書寫的方式寫下物種名。
舊 2014-01-22, 02:56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yntech113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