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ousearcher
(軍聞社記者方正臺南十六日電)
國防工業自主發展向來是政府致力推動的政策,
今日在空軍443聯隊舉行的「翔展專案」接裝典禮中,
以自行構改的IDF C/D型戰機與研發的「萬劍彈聯合遙攻武器」,
再次向國人展現建軍成果,以及空軍健兒捍衛領空與國家安全的決心和意志。
民國70年代,當時我主力戰機無法滿足未來戰爭需求,且對外採購軍機不易,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要求前參謀總長郝柏村一級上將,設法自力研發新一代戰機,
遂於72年以鷹揚、雲漢、天雷、天劍等四項分計畫,展開研製自主防禦性戰機,
期能達到國防自主的目標。
經過6年研發心血,民國78年5月28日首架IDF原型機試飛成功,
同年10月在國人面前展示;民國80年首席試飛官伍克振上校駕駛10002原型機,
在穿音速飛行時,機身劇烈震動、失控,他為取得飛航參數,直至墜海前才棄機跳傘,
過程中仍不幸身受重傷、殉職,但也為後續成功...
|
現代戰機因為高價格跟較長壽限,所以直到報廢可能會飛到30年以上
在整個壽命周期中會經歷一至數次以上的大幅度性能提升,一方面是將規格跟上時代,
另一方面是將已無商源與備料的零組件替換掉,以及再次提升壽限
F16就有許多使用國經過類似的升級過程,其他機型或多或少也是如此
只要規格提升到一定幅度,就會被賦予新尾數代號,表示性能已不同於舊機型號
不是只有新機才能被冠以新尾數代號
這只是個慣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