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籃的迷思。我一直隱隱覺得在各項球員表現的計算公式裡,進攻籃板的價值被過度高估了。
例如某內線球員,攻到籃下翻身-不進-再搶再攻-又不進-最後終於躍起點進了。很振奮人心吧?
這一波進攻出手次數3次只打進一次,可是他多灌水了兩次進攻籃板的數據。
其實我都很懷疑,聯盟裡很多長人比賽中刷出極漂亮的數據,卻無法引領球隊贏球,很多都是類似這樣的模式。
----
新浪網刊登了這篇文章,就有點印證了我的這個看法,現今聯盟逐漸走向重視防守籃板,忽視進攻籃板的方向了。
從熱火看進攻籃板的演變
當然熱火是個很奇怪的特例,歷史上幾乎從來沒有過籃板這麼糟的冠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