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沒什麼人去猜...那題目就先放著
講些題外話,這些圖不是苦力去調整對比,飽和弄出來的,因為色彩這東西很複雜,它是色相,飽和,亮度連動的,我也曾經想
用眼睛去調出某種色彩,但是最後用imatest去驗證,誤差還是太大。所以回歸正途,用imaging-resource有CCSG色盤的圖去製作相
機校色檔,但我mapping的目標是X-E1 的Astia色調,而這幾張圖就是直接由RAW套用為相機做的校色檔得出的,算是軟體直出
------------------------------------------------------
這四張是mapping到同一個色彩配置,當然難猜了,但右上角不是A7耶
除非你是只依賴機身jpeg色彩的用家,不然色彩不是問題的,會自己弄相機色管就能弄出自己的色彩
引用:
作者A級黑豬肉
數位時代的顏色我也是不太能分辨出到底是哪家的... ... (我幾乎都在用底片)加上其實早先已經猜錯一次 Fuji vs Canon 了
不過這四張,我最喜歡右上角照片的顏色... ...
(有點期待右上角會是 Sony A7... 因為有點想買一台轉接我的 R 鏡∼要是有這種顏色我就 high 了)
|
迷信是指有些人誇大的說這些顏色是無法複製,調不出來的
我覺得個人喜好是一回事,但數位的東西由RAW檔出發幾乎沒有調不出來這回事
而且這個動作其實不是手工調整,而是先透過色盤工具和軟體校色製作色管檔,沒有不準的道理
以後只要RAW直接套這個色管檔,什麼都不用調整啊
就算不是100%,也沒辦法分出哪一個才是富士拍的
你貼的連接是機身的jpeg,那是廠商自己演繹的色彩,一般使用者只能被綁死,
進階的使用者難道要為了色彩忍受不濟的機身性能?
這位網友很熱心,但這算是土法煉鋼的調整方式,可以擬真,無法亂真,但對用LR的使用者
是很方便的選擇
某種程度當然是啊,不然P家那些破解韌體怎麼來的,日本廠家基本上是互利共生,私下都有些默契,不會有一次到位的東西出現
不過你說的連拍速度和快門,多少跟硬體限制有關,應該不是藏招
引用:
作者范右使
欸…會不會我們其實都被這些相機廠商玩弄在股掌之中呢?
搞不好在某些工程模式中你可以調整的範圍可能更大,或者如同某些網友所說,韌體改一改,什麼,25000fps之類啦,1/8000快門啦,1/8000快門同步啦都是可能的,相機真正的差別只在cmos/ccd的大小還有鏡頭/馬達本身極限的限制而已。
當然,這是我突發奇想的假設而已啦,我們都被這些廠商搞得團團轉,有沒有可能是這個樣子?
|
要回來看照片,然後一張張去拉對比,飽和,那已經不叫修圖調整,而叫折磨...
而且色相,飽和,亮度其實是連動的,以肉眼為基準的調整,基本都不可靠,
調白平衡只是把膚色去黃味的慣用手法,但其他色彩其實會同步移動,所以這其實不是正解
機身出來的jpeg色彩是廠商的色管,它弄得爛,你拍出來就容易色偏或斷階,不見得是感光元件的罪,元件本身色彩階調的深度請參考dxomark的測試
很多人想以LR的調控檔去校正色彩,基本上調控檔的套用不符合校色原理所以效果不可能好,就算好也只是某種照片有用
至於x3,目前還沒看到能解x3而且開放掛icc的raw軟體,所以沒辦法去試驗...
引用:
作者ayler
色彩問題, 之前已有討論
之前有玩過資深網友放出的X3色彩最佳化範本, 大概有二十幾組,
他說最好用與常用的才約4組
但我發現怎樣調都難滿意, 錯誤率太高了
還是得參考同場景的XE1照片, 在靠SPP去做設定, 才算可接受
而且個人覺得色彩不只是白平衡問題, 還有連續性不夠的問題, 才導致EPM2照片有數碼味道
就不知道這要怎麼調, 沒見過這方面的討論
Sony高檔機即使有色彩白平衡問題, 但數碼味就比較少些(當然可能是高手有辦法調整的), 只能說是一分錢一分貨
這種色彩範本, 好像可以達到近似的效果, 但跟真正的機子比, 很容易出現相當的差異, 如果帶兩台機子去各種不同環境拍照, 再把照片拿回來做色彩校正, 就會知道這種狀況了
而且單一範本的適用範圍太小了, 得要很多組範本測試,
最後還要細部微調, 才能達到非常近似
總結...除非專業攝影, 能有非常多時間在調整色彩...
|
您答對了一個
引用:
作者JXL
懶得開大圖 我用小圖猜
rx10 , a7
em-5, x-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