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范右使
欸…會不會我們其實都被這些相機廠商玩弄在股掌之中呢?
搞不好在某些工程模式中你可以調整的範圍可能更大,或者如同某些網友所說,韌體改一改,什麼,25000fps之類啦,1/8000快門啦,1/8000快門同步啦都是可能的,相機真正的差別只在cmos/ccd的大小還有鏡頭/馬達本身極限的限制而已。
當然,這是我突發奇想的假設而已啦,我們都被這些廠商搞得團團轉,有沒有可能是這個樣子?
|
有 這是程度的差別 不是有沒有 會不會
每一家廠商都有他的"基礎建設" 靠著開業時候的基礎建設 這邊改一點 那邊修一點
稱之為改良
但是基礎不會大改
就像房子老舊了 拉個皮 內部裝潢一下
但是不會去動到地基 樑柱
你看從400D到700D 基礎不就是一片反光鏡在那邊翻
市場上 有好用的觸控螢幕就採購來整合一下 700D就出來了
你要他拿掉反光鏡 一下子採用對比對焦去跟松下拚速度 簡直找死
對松下來說 當初從G1開始研發的對比式對焦 那就是他的基礎建設
韌體改一改 接口改一改 你就會乖乖拿錢出來換機器了
"D3100, D3200, D5100, D5200 及 P7700最新韌體升級後
無法使用EN-EL14相容副廠電池"~這是最近有印象的
早先好像松下也幹過
據說 NIKON開始對SIGMA下手
日本廠商最會的就是切割市場 一個產品成功後 開始搞成許多型號
只要地球上相機的接環系統繼續由日本獨大
這樣的情況不會變
你看APPLE手機 一直都是只有一支i PHONE
.....嫌貴 可以不要買XD
一個是廠商在玩消費者 一個是消費者主動找上門要求被玩 價錢還很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