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yler
李遠哲既沒有參加1987年以後的民間教改運動,在之後對於教育政策的實務涉入也不深。教改會結束後新任的教育部長吳京並不認同教改諮議報告書的結論,走一套自己的教改路線。史英、黃武雄等人對教改會與諮議報告書上的影響力很低,實際上教改到最後應該要看成是官民互相妥協的改革產物,教育部有自己的一套改革計劃,教改會有另一套,民間教改人士又和前二者的主張不一樣。
當初教改會政策審議階段,主要是由李遠哲當神主牌召集人,一群教育學者、大學教授和基層學校校長共同議定出來的結果。
認為當時許多教改政策的問題很大一部份都是沒有師範體系學者的參與,這完全是錯誤的。
當時不僅有幾位教改委員是出身師範體系,而且許多政策研究建議或溝通也都是有師範體系的學者參與。
隨便舉一些政策為例,其實都可以看到教育部仍然是主導教改的最重要推手。就廣設高中大學來講,廣設高中裡面完全中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