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IREFALCON
就算你不需要, 我拿測光錶也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那就so what?
而你形容的部分, 光的強弱, 角度...
不就一般商業攝影的基礎控光嗎?
|
妳拿測光表當然也可以達到效果。事實上在商業攝影上大家都是要用測光表去拍。太多光太複雜的狀態下是沒有辦法像街拍一樣不透過測光表直接拍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雖然要求要用機械相機,但是我也同時有說要有測光表。
只是 Fabio 說了:「現在照相設備已經進步,不是以前少數人才有辦法拍」,請問測光表是現在才有的功能嗎?15~20 年前沒測光表嗎?既然有,那攝影本質的技術問題有變化嗎?
我還是一直不了解為何攝影本質的技術之重要性,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沒有什麼變化,會讓像 Fabio 會說出「不是以前少數人才有辦法拍」的話來... 我要求在練的時候不用數位,那是因為用了數位很容易就會被數位的所見即所得影響到忽略攝影本質的技術。數位本身不是錯,錯是錯在人都是會偷懶的,包括我自己在用數位時。
引用:
作者FIREFALCON
這張就多重曝光疊圖阿...
不要問我iso, 光圈, 秒數..., 這又不是棚拍, 得看老天爺臉色的.
簡單說, 先拍遠景過曝3EV, 略拉長快門時間製造雲霧些許流動感, 再拍近景
郎靜山的後製功力可不輸現在的photoshop...
|
阿∼多重曝光疊圖呀∼我都還想到我的底片機都還有過快門簾但是不過底片的按鈕呢!請問... 現在照相設備已經進步了,哪台專業的 DSLR 或 Mirrorless 可以讓我前置就可以做好不用後製呢?(這問題很爛∼因為 Hasselblad 500CM 也沒辦法這樣做

)
話說,請問多重曝光疊圖要怎麼做到後面場景不會跨到前面呢?
給妳參考一下我拍的多重曝光疊圖(完全沒後製),讓你可以思考一下這樣做在郎靜山的照片中會產生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