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MDLumix
藝術~ 
一說見仁見智,真的就沒有一個基本的標準了嗎?
|
光是 2000 年之後的 Ferrari 到底好不好看,就有一堆人吵翻天...
光是現代古典樂好不好聽,就有一堆人吵翻天...
光是巴洛克時期的藝術該怎麼表現出來,也一堆人吵翻天...
光是 Mac Pro 到底是不是漂亮的,也一堆人吵翻天...
光是 101 到底美不美,也一堆人吵翻天...
藝術只有自己是標準。這就是為什麼我講:根本不該亂槍打鳥,因為妳並沒有忠於自己的標準!妳只是把一堆妳拍的照片拿出來依照自己標準判定到底是不是好的,但是並不是心中有構想後才去執行。
攝影大概是所有藝術中最容易讓人忘記技術層面。
音樂?妳光音準旋律錯就根本不用談到藝術了。
繪畫?妳光是調色沒弄好畫筆沒削好線無法畫直就根本不用談到藝術了。
陶瓷?妳光是手無法胚出筆直的畫也根本不用談到藝術了。
木雕?妳光是手無法控制力道也根本不用談到藝術了。
只有攝影,大家馬上忘記技術層面。
或許妳會認為拍百萬張,總是會有萬張能上小雜誌,總是會有千張能拿去展覽,總是會有百張能拿去大雜誌... 問題是妳沒辦法控制技術的話,妳會永遠無法去創作屬於妳自己風格的攝影!
Picasso 講過:他花了上半生的時間學技巧,花了下半生的時間忘記。難道他的意思是脫褲子放屁,在講根本不用去學技巧嗎?No!換成攝影,妳要花非常多時間去學技巧去控制技術,一直到很多風格的攝影或繪畫都可以拍出,然後拍到最後才能選擇要這邊取一點優點那邊取一點優點,才能彙集成自己的風格。
至於自己的風格是否被其他人認為是藝術?有沒有一個標準?那一點都不重要了。van Gogh 的畫是不是藝術?當時人可不認為勒!所以呢?想到這邊,有人買走我的照片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講很多台灣人攝影其實只是愛面子... 或許看起來文青... 或許看起來有閒錢... 或許可以去把妹... 誰在管攝影的技術?事實上... 要是真的愛攝影的人,會真的去鑽研的... 大概在拍個三五年後會突然發現技術的重要性... 而且最糟糕的就是... 我上面舉的音樂、繪畫、陶瓷、和木雕,妳會馬上看到技術,可是攝影的技術是隱性的... ... 尤其是開始大家覺得妳好像挺會攝影,找你去做一些有相關的事情時,馬上技術見真章! 我就有一次因為在這邊指導一些人攝影,然後有一個小成本動作片的導演找上我問我可以不可以幫忙一些測光、架燈、還有可能掌鏡... 因為藝術總監請假... 他的助手就跟導演推薦我... 我去幫忙了幾次,也掌了約 10 分鐘的鏡頭。該片後來有得多倫多影展的獎項,可是這個機會要是我任何攝影技術從來都沒去學的話,根本不可能幫的上忙!
而且當時還不能拍出自己的風格勒!不然會有 10 分鐘跟其他人都不同!是要能拍出導演要的風格!即便妳認為該導演眼光有問題... 但是回到最初... 藝術並沒有一個標準... 他能當上導演,代表已經夠多人能認同他藝術有一定的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