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windance
本人也是在藥界,一間藥局的店長
就目前普遍問道的,老客戶、大客不是消失,就是購買金額小很多很多
一般散客購買意願都低很多、而且非謹慎,下手前都考慮再三
明明秋冬都是藥局傳統旺季,但銷售總額還是在下降,比起去年同期大概掉了10~20%
很慘,我覺得高房價造成的高房貸,對內需的傷害已經漸漸出現
|
+1
該破的泡沬不弄破讓它繼續吹所造成的惡果
2008年的美國房貸引發的金融風暴, 台灣銀行在2009年本來也快爆了.
結果大有為的政府出台遺產贈予稅大減到10%,
世界無敵低的稅, 自然吸引無數有錢人將藏在海外的錢大量的匯回台灣,
解除銀行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結果造就以下惡果...
1. 要是沒遺贈稅回來的海外資金解危, 房市早就泡沬化, 銀行也倒了, 但是...
<A>本來該崩盤的房價沒崩, 造成房價不正常到現在.
<B>該倒的銀行沒讓他倒, 市場的公平分配無法正常運作, 造就大量的房貸財富仍繼續被銀行所吸血吸走, 形塑繼續疲軟的台灣爛經濟.
2. 遺贈稅回來的海外資金, 又多投入房市, 造成房市在2008年後又更變本加厲的飛漲.
3. 央行擔心銀行再度在房地產暴險過多, 嚴控銀行房貸成數; 但是...
該爆的泡沬總是會爆, 到時房市爆掉的受害者, 將從原來2009年的銀行, 轉移到未來一般廣大的房貸民眾; 又是一個不公平的市場所造就出的不平等財務分配.
4. 就是張忠謀一直在跟彭懷南哭夭的匯率問題, 其實那就是2009年之後遺贈稅匯回來的海外資金, 造成台幣的匯率升值遠超過南韓所留下來的遺毒. 去比較台韓2008年前後的匯率變化就知張董的所言不假; 這又是政府為救銀行變相炒房地產而傷害台灣產業金雞母的鐵證
結論就是學法律的果然是很不懂如何救經濟(拼經濟就別提了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