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ular Member
|
PCDVD 真的是臥虎藏龍,能在這個小天地看到形形色色各種領域的大大真是榮幸
總結上面分享的,可以得到幾個結論。
1. 階級流動在台灣應該是越來越困難的一件事。
2. 資產>>>>收入 ----> 追不上資產,轉而追求小確幸的人越來越多。
3. 中產階級消失,我認為是成家之後周邊生活的費用(吃的、住的、教育...)
墊高導致不敢消費,然後在一些非必要的消費領域裡面被認為是消失的一群。
4. 臉書 Line 分享軟體越來越多,也間接助長大家分享美食的動機,然後促成
一種可以快速得到幸福感的消費循環。
5. 少子化確立,我之前有跟一位補教老師聊天,他說他的招生還是在地區算第一名
但是人數還是比往年還掉了15%,未來他很徬徨,已經在另尋出路中。
6. 科技業製造業往價值鏈的微笑曲線中間靠攏,形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
也很多人討論過了,所以就僅只陳述此一現象。
7. 房地產的畸形發展我認為已經到了刮骨取肉的階段,剩餘價值越來越低,而風險
越來越高。
題外話:
其實政府現在很多因應民氣的作法例如奢侈稅,或是證所稅等.....都是一種讓市場
流動性變差的方式,這種情況會讓市場效率變低,導致這個市場容易讓估值失準。
這是否也是一招撐住市場的方式? 現在想想好像不無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