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tsmarco
這部分..個人認為是有問題的
以您的假設,如果該公司改成不發股利
理論上今年股價10元,明年變成11元,後年12元
您說這算收入嗎?
算的話
健保補充保費與證所稅應該要齊頭平等
(反正當局者很喜歡搖公平正義的大旗)
另外,您說" 不用交證所稅,我就覺得有點賺到了" ,可是我國證交稅其實不低
就好比台灣汽油價格不含燃料稅,卻拿隨油徵收的國家來比較油價
這似乎有點不太客觀
其實,多說無益,看市場狀況能看出點端倪
今年指數波動..夠小了吧?
今年成交量能..夠少了吧?
搞到沒人想來賭場玩,表示這賭場的遊戲規則真的有問題了!
|
老實說我完全不覺得市場有什麼問題.
(1)你可以去證交所把各國股市周轉率(=成交金額/市值)翻出來
周轉率下降是各國股市的普遍趨勢, 不獨台股.
我之前有特別看過, 心得待會再貼另一篇.
(2) 週轉率高有什麼好處? 我是看不太出來.
以領股利來講, 重點是企業營運吧. 如果你講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好像不太夠,還算是個點.
高周轉率,不過就是股民買來賣去.
從總體市場的角度, 企業獲利會增加整體投資人的獲利,
週轉率高則會產生更多手續費, 從而減少整體投資人的獲利.
我個人的模式是比較低周轉率, 不覺得有啥問題.
(3) 可能有人會想股市熱絡->股票才容易漲
我覺得這是投機觀點, 並不是投資觀點.
而且美股漲這麼多周轉率還是在掉, 重點還是企業獲利前景.
(4)
比較投機的操作, 做短線或做波段, 通常也不會去除息,
既然不除息就不受補充保費的影響.
會受影響的反而是我這種喜歡長抱的, 而我們對周轉率的貢獻本來就很低.
從邏輯上來講, 完全看不出補充保費會降低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