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eirock
在藍綠了~看來真的是心理有鬼
教改的目地~事前有人分析了
當初2001年左右~在大學時就聽我們通識課老師解說過
到了最近幾年~看結果~去分析~去做結論
確實就是把 零和博弈 套用到上面
不就 富的一方 ~想辦法讓 窮的一方 損失更多
一方的損失~才能圖利到另一方 
|
你通識老師只是隨便套用所謂的零和概念
教改用所謂的多元,其實這跟當時的背景有關
早年台灣是一考定天下的時代,所以有很多亂象,也把所有學生侷限在一個很小範疇的書本內
這是背景
而推動教改的,很多都受過國外的教育,申請入學 成績ABC級距..
所以教改才會有這方向的影子, 一部分考試一部分靠其他非考試分數來綜合評量學生...
不過陳義過高,台灣教育界本身受分數制荼毒許久,什麼都希望能用分數表現
把什麼都當考試來看,你要才藝,就建議才藝補習班,...
人性很難能一蹴可及改變
所以就亂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