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孩升不升的了校
除了跟本身能力夠不夠外
再來就是看家裡要不要栽培
當初借錢讓小孩去讀高中、大學是很常見的事
而借的錢~對這些家長來說也還在負擔範圍
而升學制度~因為聯考內容都是考國立編繹館的書裡的內容
考試上~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
而教改後呢?
光是一綱多本這東西~就讓有錢人的小孩跟家境不好的小孩的差距出來了
有錢的人可以找人幫小孩整理一綱多本裡各版本不同的內容給小孩看
家境不好的小孩除了靠自己外~就是看學校的老師願不願意幫整理
(所以有家長在抗議學校的老師做太多~讓他家的小孩跟其它小孩的差距無法拉大

)
更不用說之後的多錢入學完全沒家境不好的小孩的份
家境不好的小孩只能去爭扣除多錢入學後的名額
而這些小孩因為家境的關係~只讀的起公立學校
但這些學校的名額跟過去相比~只剩一半給他們去爭取
聯考是不完美
但相對於之後的教改~它美好很多
看有人拿聯考的不完美~想美化、合理化教改
會不會太可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