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轉來自:財團法人感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http://59-125-124-216.hinet-ip.hine...gPhrase-122.htm
為何佛經經文盡是些『火星文』?應該說是『如來文』,佛祖說法解道只有口述並沒有著作成具體文字,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祖道行高深,有教無類。怕後世弟子、菩薩或凡夫俗子過度拘泥於『文字相』,誤解他的佛意所以不寫成書籍,完全口述由弟子記錄傳授後世。
至於中文佛經為何出現太多難懂的『火星文』?事實上是歷代大師、高僧、長老、居士與先賢的般若智慧所形成的共識結晶。
依照道源長老的說法如下:
翻譯佛教經典學有「五種規矩」不翻譯,採用梵文音譯。
〔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
〔二〕含多種含意固不翻;如薄迦梵、般若。
〔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
〔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褥菩提,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的梵音故也。
〔五〕為生善故不翻;能夠生起眾生善根,保存梵音故不翻。
所以學佛法不是您受的教育愈高深愈容易得道的!世間的學問、聰明、口齒伶俐與IQ、EQ、MQ‥‥等等並非佛祖所說的般若智慧。此叫『世智辯聰』入佛得道八難之一也!
君不見禪宗六祖惠能是目不識字的人,但其佛根與般若智慧在聆聽五祖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的。所以《金剛經》五千多字中,依照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的分成32章並加標序文,第十章:「莊嚴淨土分」中出現「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瞬間恍然佛性「醍醐灌頂」、「慧眼」「佛眼」完全明亮悟道了!
所以曾接受高深教育與已獲取『博士』的凡夫俗子,不要仗勢以為佛法簡單容易學習,應小心注意是最容易迷惑、著魔於『世智辯聰』中,陷入佛性難啟、入佛困難分類中的八難之一也。
戒慎戒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