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icall.lee
這種概念在電腦網路剛發展就有了
只是用於檔案交換則是這十幾年來由於網際網路普及,才讓大家誤以為這是甚麼新概念
如果你指的是那種交換檔案類型(尤其是用在侵權用途)的 Peer-to-Peer,最早可能是 1999 年的 Napster 開始紅的,當初是用來交換音樂檔案的
後來出現了 eDonkey(根據這個專案又發展了更紅的 emule)、Kazaa 之流,不過以上這些還是需要一個類似伺服器的結點,真正可以做到 p2p 那種則是後來的 BitTorrent,所謂 BT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記憶啦,有錯請指正
|
小弟指的是不用透過 server、用戶端之間可以互相連接的技術,server 只負責幫忙找用戶在哪,不負責傳遞資料
至於互相連接後要傳檔或什麼資料都可以
比較早的似乎是 1998年 icq,當時用戶間通訊似乎就是用p2p? 當然要傳檔也沒問題
而目前的 skype 好像更複雜包含 super node
何謂p2p
什麼是Peer?主機本身既是Client 也同時是Server,跳脫主從(client-server)
架構的固定模式,做到彼此可以對等地溝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