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這邊文章的說法其實很多漏洞。
第一個是把勞資商方當作對等的公平交易。這個在台灣目前並沒有成立...勞工基本上沒有足夠的能力跟老闆協商,加班或者無薪假常常也都是被迫,說好的分紅跟年假也常常被吃掉。甚至用離奇的契約來苛扣薪資、限制離職,不要說可以打官司,就算打了官司拿到了錢,業界風評也常常會被老闆抹黑。在制度上面完全都沒有公平。
第二個是產值過低的謬誤,這個也可以去查之前美國的報告,台灣人的產值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更不用說資方幾乎都是用加班時數來論定產值的多寡,更多的產出只有更多的工作量,而非薪水的回報,造成劣幣驅除良幣。更讓台灣人不敢生育下一代。
之前還有一個網友分享了吃蘋果圖,最後吃到了四個蘋果,個人產值上升了四倍,公司賺超過十倍,但薪水還是一樣。
台灣也不是消費者的天堂,如果真的是,那淘寶應該開在台灣而不是在對岸。消費者的物價確實有被壓低,但老闆參假混劣的也不少,更不用說縮水減兩的比比皆是,而國外的產品賣到台灣也沒有便宜多少,很多還是台灣賣出去的產品...而且物價消費無力的原因很多來自於房價高漲,政府也沒有合理的公共住宅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