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ugame
正常PSU EMI濾波器Cy電容 控制漏電電流<1mA
不致於正常漏電斷路器動作
漏電斷路器 通用規格30mA型 也有15mA型
電工法規 本來就規定只有220V電器 (此時中性線非承載電流)
方可 以中性線充當接地線使用
漏電斷路器只用於分路迴路上 無庸置疑
無良好接地 就用漏電斷路器保護 110V中性線當接地 想不開可以試試 
|
既然控制漏電流低於 1mA, 那麼在正常情況下以中性線作為入地手段所呈現的電壓也就會低.
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若不入地, 僅以漏電斷路器作介接, 電腦外殼還是會帶電; 對人體來說或許只是觸電感覺, 但是以導體介面互接的設備卻可能會因為兩邊參考地電位的不同, 在操作或接續時燒損:
設備接地有入地 設備接地沒入地
+----+ +----+
| | 通訊纜線 | |
| |=======| |
| | | |
+----+ +----+
↗ ↗
對地電壓0V 對地電壓 55Vac
↘ ↘
#############################
此外若沒記錯的話, 法規也有規定, 一般線路壓降不低於 2%, 臨時用電壓降不低於 3%; 假設導體電阻相同, 且確實系統接地有入地, 最大容許使用電流呈現在中性線上的電壓為 110 * 1.5% = 1.65v, 換言之當您用電表量測到中性線對地電壓超過此值, 就應該檢查中性線接續或線路電阻是否過高, 系統接地是否良好, 或是過電流, 而不是放任它:
o----------+
--→ |
AC110V I ↓ Load
←-- |
o-*--------+
| ↖
| < 1.65 Vac
Gnd Gnd↙
前面也一再提過, 要使用中性線作為接地手段, 首要條件就是導體接續與入地電阻要低, 是有它的條件限制的..
也因為有它的條件限制, 對一般人來說, 要判別標準設備接地線與中性線兩者的接地情況是否良好時, 判別中性線會簡單得多, 因為它只要在全載情況下測量對地電壓即可知一個概況; 但是要測量標準設備接地線是否入地良好確有困難, 尤其是獨立入地者.
而且低壓 AC110v 的供電系統, 線路必定提供有系統接地的中性線, 但未必會有設備接地線; 當沒有設備接地線可以使用時, 當然可考慮以中性線作為入地手段, 而不是一昧排除它的可行性..
順便以圖說簡單提一下接地電阻的測量原理, 就會知道為何判別接地是否良好, 有其困難性; 概分兩部分, 一是地阻係數, 一是接地電阻:
1. 地阻係數量測:
+----------(∼)----------+
| |
| +----(V)----+ |
| | | |
### | ### | ######### | ### | ## 地面
↓ ↓ ↓ ↓
接地棒 接地棒 接地棒 接地棒
↙ ↓ ↘ → → → → → → → → → → ↗ ↑ ↖
地電流
2. 接地電阻量測:
+----------(∼)----------+
| |
*-----(V)----+ |
| | |
### | ########## | ######## | ## 地面
↓ ↓ ↓
接地棒 接地棒 接地棒
↙ ↓ ↘ → → → → → → → → → → ↗ ↑ ↖
地電流
由圖說可知, 要測量接地是否良好, 必須有專用的儀器 (接地電阻計); 接地電阻計包含一個交流發訊源, 一個交流電壓計..
因此對比於量測中性線對地電壓即可得知中性線導體與接觸電阻及接地概況; 要量測設備接地是否作用良好, 至少得另外加入一個電源 (或刻意對該接地線灌電) 才能以量測電壓的方式來得知概況; 兩相比較, 顯見前者要簡單得多; 換言之一個作用良好的系統接地 (電力公司施作) 中性線, 遠比可能接地不良 (水電行施作) 的設備接地線要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