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浮出水面
問題是超發的貨幣會淪為有錢人炒作原物料(糧食)的資本,兩者根本是因果關係
|
貨幣可以短期內大量釋出,人民的生產力不可能短期內大幅度提昇
因為這兩者不對稱,必然引發通貨膨脹或者是貨幣貶值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資產因為通膨或貶值而減損
有錢人自然就會在這狀態下把錢拿去買有形資產(房地產/土地/貴金屬)或投資原物料(原油/玉米/小麥/黃豆)
所以只要印鈔,就算貨幣還沒真的發到市場上,因為預期心理因素,有形資產就會先漲
投資有形資產是可以避免因為超發貨幣產而導致資產減損的有效方法
但通常會這樣做的都是有錢人,窮人根本沒錢投資!
當資產與物料價格上漲,就會推動終端消費物價上漲,從而削弱一般人的消費能力
這時候多數人就只能想辦法賺更多的錢,於是國民的生產價值就提昇
有多賺到錢就可以購買上漲後的商品,即可撐起通貨膨脹
如果一段時間後多數人都沒辦法賺更多的錢,也就是無法有效推動通膨
這些有形資產和原物料就會跌下來
以美國來說,QE一直無法有效推動通膨達到2%,那相對的美金就會貶值
如果聯準會真有辦法把通膨推動到2%甚至更高,可以預期美金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