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暴君
衛福部真是徹底破功了
台灣的食品檢驗,已經完全不受到台灣人的信賴了
聽在大買家工作的友人說
現在賣場的進口調料料、加工食品,銷售量增加不少了
這些進口食品明明沒有經過台灣的任何食品認證
上面很多也沒標示進口國家自已的國家食品認證
但現在這情況的話
除非進口國是大陸
否則只是要是"進口貨"
不是台灣製造的
大家就認為比有台灣認證的國內食品還安全了
沒標示的進口貨 VS 有認證的國產貨
結果居然是前者得到了比較多人的信賴
真夠諷刺了
|
歐洲食用油假的還是一堆, 不要認為一定沒問題
今天3款原裝進口油品就中標了
-----------------------------------------------
歐盟踢爆10大詐欺食品 橄欖油.魚.奶在列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3.10.19 02:53 pm
歐洲聯盟的報告初稿顯示,橄欖油、魚和有機食品是最容易出現詐欺的食品。
報告列出的十大最容易有食品詐欺的產品,依序是橄欖油、魚、有機食品、乳品、穀類、蜂蜜與楓糖漿、咖啡與茶、香料、葡萄酒和某些果汁。
報告還指出,歐洲今年稍早雖曾爆發以馬肉混充牛肉的醜聞,但牛肉詐欺風險其實不是那麼高。
歐洲議會議員德朗吉18日說,根據學術研究、警方紀錄和產業諮詢完成的報告,並未把肉類列入十大食品詐欺名單,讓她深感訝異。她也很驚訝部分超市居然會測試花枝圈,以確保這些產品不是以豬肛門作成。歐洲議會的委員會11月將審核這份報告初稿。
歐盟委員會的報告顯示,歐洲橄欖油業正密切監視美國、澳洲是否會推出強制性的橄欖油品質標準。報告也反映,業界要求提供更多的資訊,以對橄欖油市場的實況有更深的瞭解。
歐盟執委會的「橄欖油與衍生產品顧問組」6月1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最近公布的該項會議紀錄指出,歐盟希望美國公布橄欖油中的殘餘殺蟲劑Chlorpyrifos-ethyl最高許可標準。
今年初已有許多貨櫃的義大利橄欖油因為少了殺蟲劑最高殘餘限制(MRL)標示,而在美國的港口遭到擋關。美國允許其他農產品可以有殘餘的Chlorpyrifos-ethyl,但橄欖油則不准。
歐盟執委會表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要求美國環保署制定橄欖油的MRL許可標準。
《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地中海產製的橄欖油長久來都被視為最佳的珍品,但根據戴維斯加州大學的研究報告,來自地中海的特級初榨(extra virgin)橄欖油中,有將近三分之二根本不是初榨橄欖油。
初榨橄欖油以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無需利用溶媒提取,游離脂肪酸含量極低,因為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所也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
【2013/10/19 聯合晚報】
--------------------------------------------
37件可疑油品 頂新、泰山等大廠中標
中央廣播電台作者: 沈雅雯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10月30日 下午6:34..
食用油風暴越演越烈,衞生福利部今天(30日)晚間證實,在37件疑似混油的問題油品當中,包括了頂新、泰山等大廠。
衛福部區管中心北區副主任許景鑫表示,包括「三多市純橄欖油」、「頂新寶素齋葡萄籽油」與「泰山健康好理油純葡萄籽油」等3款原裝進口油品,以及19件國產油也都在疑似名單當中。
食品藥物管理署強調,目前仍在追查,還沒有要求全面下架,衛生福利部將在晚間7時15分召開記者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