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umi
沒有了每車次4元的收入,
最好遠通會花錢蓋那些設備。
沒有高鐵車站附近的地皮可以抄,
你看高鐵bot會不會有人作。
商人的算盤很精的。
|
高鐵沒預期後續政府會收爛攤子~那些商人會去做?
ETC沒強迫使用者吞下去~那老闆會說他是在做公益?
人家國外一堆感應機是免費提供~台灣的卻要自己買~為何?
引用:
作者fumi
預期會有的租金收入沒有進來,
所以才虧本啊!!
|
使用人數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就如其它大眾交通公具一樣
(Ubike本身也是種大眾交通工具)
需要花時間培養的使用人數~跟「預期」這兩個字有何關係?
跟「預期」扯的上關係的~只有前幾年一定虧錢(100%確定)
後幾年「不一定」賺錢~完全看使用人數有沒有培養起來
(全台的大眾交通營運公司~如果沒補助~決大多數都是虧錢的...
某幾個地方更是補助後還是虧...原因就是使用人數培養不起來啊)
----------
市府給的前半小時的錢~就跟台中目前在培養公車族一樣(這些人是未來的捷運族)
前幾公里不用錢(但需用電子錢包)...這是在鼓勵使用
引用:
作者lucsesli
1 肯定廠商
2 確認此一商業行為政府沒有甚麼XX布
3 釐清車價問題,因BOT,如車價過高,是否是在其他地方補回或是此合約標的物有X扣問題
4 BOT後,政府是否增編單位處理(如大陸政府的三產),擴招公務員
|
BOT後~如果成功~應該還是跟廠商續約下去
一般看營收
營收好的話~應該可以要求回饋(百分之幾繳市庫)
營收一般的話~最多就是取消補助~然後持續提供市民單車租借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