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BENCH R15
CPU => 914 cb
CPU(Single Core) => 180 cb
最近CINEBENCH推出R15新版本,測試的數據看起來有些不同
新版本網路上能做對比的資訊可能比較少,個人先提供測試的效能給網友做為參考
PCMARK7 - 6220
Intel Haswell架構在空冷環境的超頻時脈沒有上一代Ivy Bridge來得高
CPU超頻後要長時間穩定運作搭配高階散熱器大約落在4.4~4.6GHz左右
i7-4770K OC 4.5GHz測試結果來對照以往測試過i7-3770K OC 4.8GHz數據
藉由以上多款測試軟體所得到的結果,i7-4770K在大多數軟體中效能有所提升
可見得Haswell架構在同時脈時,CPU效能會比Ivy Bridge架構還要再高上一些
如果超頻時脈能再比上一代持平或再高一點,相信會是更多使用者所樂見的架構提升
DRAM效能測試
DDR3 1866.8 CL8 9-8-2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8464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5211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6853 MB/s
DDR3 2400 CL10 12-12-3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36363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3202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30715 MB/s
DDR3 2800 CL11 14-14-35 1T
ADIA64 Memory Read - 29307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8096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30123 MB/s
DDR3 2800 CL11 14-14-35 2T
ADIA64 Memory Read - 2913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7762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9932 MB/s
由以上兩張DDR3 2800測試圖中,除了1T與2T的設定不同之外,其他所有DRAM參數都一致
而在常見的三種頻寬測試軟體中只有些許的效能落差,使用者也許不用執著於1T的設定
有時候2T可以得到更高的時脈或是更優的參數,也是在DDR3調效時的另一種思維
DDR3 2933.4 CL12 14-14-35 2T
ADIA64 Memory Read - 3021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6882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28653 MB/s
DDR3 2933設定將CL值拉高到12,有些頻寬數據會比2800還低一點
整體感覺上Intel Haswell架構對於Memory Controller設計有進步許多
最高時脈會比Ivy Bridge再提升2~3個等級左右,同時脈的頻寬也比上一代約高出13~20%
此回拉出來再分享中階DDR3時脈的效能,前兩張測試圖針對1866與2400的頻寬表現
先前分享過兩款Z87在DDR 2800~3000的頻寬,ADIA64 Memory Read達到30000~336000 MB/s
ROG對DDR3 2400的參數有更為出色的調效,在ADIA64 Memory Read得到36363 MB/s
LGA 1150跟前兩代LGA 1155架構相比,另一個差異點就是CPU可以超外頻
Intel在第四代Core i架構CPU可以從原先的100Mhz再往上提升
這對一般非K版CPU搭配8系列可超頻晶片組來提升效能會相當有幫助
首先將i7-4770K外頻從100MHz拉到166MHz做CINEBENCH R11.5效能測試
拉到此顆i7-4770K CPU極限外頻約196.9MHz
ASUS Maximus VI Extreme
優點
1.M6E在各方面都為追求極限效能所設計,不愧為ASUS最高階Z87產品
2.UEFI BIOS中選項非常豐富,提供更完整超頻功能或更多細部功能調整
3.Multi-GPU擁有最高支援AMD CrossFireX / 4-Way nVIDIA SLI的on Demand技術
4.特殊材質的ROG散熱模組,體積適中與高度不會太高,讓視覺感相當好
5.DDR3 2400的設定中有著超越其他Z87 MB的亮眼高頻寬數據
6.兩種模式的OC Panel超頻面板、mPCIe Combo II + Wi-Fi 802.11ac/藍芽 4.0
缺點
1.啟動電源到開始有Logo畫面的等待時間較久
2.DDR3 3000相容性希望可以透過新BIOS來提升
3.M6E在頂級Z87市場中的單價還是偏高一些
效能比 ★★★★★★★★★☆ 89/100
用料比 ★★★★★★★★★☆ 90/100
規格比 ★★★★★★★★★☆ 89/100
外觀比 ★★★★★★★★★☆ 90/100
性價比 ★★★★★★★☆☆☆ 70/100
ASUS在M6E這一代Z87設計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硬體規格與軟體支援度有再加強的趨勢
windwithme在上方的評分中拿到不少相當高的分數,價位也是金字塔頂端產品會較弱的一環
有關於C/P值這部份,主要是M6E為Z87中最高售價的一款產品,理所當然不會太高的性價比得分
ASUS近期推出ROG與TUF主機板指定型號,不須另外登錄升級五年完美保固,也是一項利多消息
如果能有像去年M5E搭配ROG音效卡或是其他產品的促銷活動,相信市場接受度會更好上一些
ROG系列在高階市場依然分為效能路線的Extreme與遊戲取向的Formula兩種定位
在LAG 1150世代中,首次出現兩款落在中高階市場定位的新ROG成員
分別是C/P值較佳並且是ATX規格的Hero與mini-ITX消費族群期待的Impact
本文主要是分享目前ASUS最高階的Maximus VI Extreme與Intel Haswell效能特性
希望日後有空的話會繼續分享其他ROG MB,下一篇文章將會是Gmaing級的Z87 MB心得分享
每篇文章都花費不少時間去調效,希望對此篇文章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撥空回應支持,感謝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
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