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ainwens
佔GDP不到10%是指出口減進口的"淨出口",
文章內有提到,實際出口是佔GDP 70%以上,沒有這些出口,就沒有錢進口物資,
也難有內需消費。更何況一旦人口變少,物資需求量也會減緩,相對進口GDP減少,
就可提高淨出口的GDP,一來一往之下,並沒有太大損失。
人變少,台灣才會更積極轉型為技術密集產業,人力單位產值就能更高,
薪資也可望相對提昇。若人太多,為了不提高失業率,勞力密集產業就很難捨棄,
政府為了留住就業機會,也會任由資方壓榨勞工,讓就業數字比較好看。
|
以常態分佈來看, 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民會剛好大量適合技術密集產業, 而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也沒有一種產業(群)可以收納過高比例的勞動人口. 肯定是要各行各業都有
如果政策沒有修正, 人變少可以開放外勞, 也不是產業轉型的擔保. 環境不完善, 也不會
因為人變少, 就人人變菁英. 許多比台灣先進的國家, 不少在餐廳點菜端盤子的工作薪資
也比台灣穿西裝敲鍵盤的還高, 故人口多少不是產業升級的關鍵因子. 但人少一定會有
的長期影響是人民稅賦負擔變重. 更長以往, 沒有人口就沒有國力, 人口老化凋零到一個
極限, 亡國也不是沒可能. 這條路雖然要走很久, 但要修正也需要很長時間.
就算不看國家看自己, 生活在一個地方, 苦一點還能撐, 待下去若要絕子斷後, 當然要把
離開 列入選項, 沒必要跟著沉船. 生 是一定要有, 長 到不一定得困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