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aimin
更簡單的說,有質量的物質都具有希格斯粒子
無質量的粒子,如光子,不含有希格斯粒子
|
這樣講,其實是有問題的.
在標準模型中,61個基本粒子的地位均相同,沒有誰包含誰的問題.
像所有的費米子,以及Z和W+,W-這三個和弱作用有關的玻色子,雖然都有質量,但它們並不含有希格斯粒子.
之所以說希格斯粒子可以解釋物質為何具有質量,原因如下:
組成物質的粒子,除了質子和中子外,還有電子.
電子自己就是基本粒子,而質子和中子則是由夸克組成.
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
中子則由一個上夸克和兩個下夸克組成.
一個上夸克的質量是2.4 MeV/c^2,一個下夸克的質量是4.8 MeV/c^2.
大家可以算算看,兩個上夸克加上一個下夸克,質量才9.6 MeV/c^2;
同樣的,一個上夸克加上兩個下夸克,質量才12.0MeV/c^2.
夸克靠強作用互相吸引結合,理論上還應該釋放結合能.
意思就是質子和中子,各由三個夸克組成,理論上質量應該各小於9.6 MeV/c^2和12.0MeV/c^2才對.
而質子的質量卻高達938.3 MeV/c^2,中子的質量也高達939.6 MeV/c^2.
也就是說,若質子和中子沒有擁有其他可以提供其質量的基本粒子的話,根本沒辦法解釋質子和中子為何質量那麼大;
而質子和中子組成物質,當然也就沒辦法解釋物質為何具有質量.
利用LHC(大型強子對撞機),讓兩個高能質子對撞,就是要看看質子對撞後,希格斯粒子會不會被撞出來.
前陣子才聽說希格斯粒子[好像]找到了,只是不知道同意的物理學家有多少.
不過,既然得獎了,至少諾貝爾委員會那些人,應該會同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