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不查出來,永遠是農民受害!」環保署今年3月抽檢彰化稻田遭鋅、鉻、鎳、銅等重金屬汙染,7月底擴大檢驗東西二、三圳、嘉犁、鐵山支線等周邊314公頃土地,結果昨天出爐,共新增223筆鋅、鉻、鎳、銅高汙染土地,其中6筆還有鎘污染,總面積達44公頃。
環保署今天下午在和美鎮公所舉行說明會,農民痛罵污染這麼多年,政府卻都查不到污染元兇,要農民如何是好?李姓農民今天在說明會中痛罵,「不抓污染源,老讓農民揹黑鍋,全國都會認為和美的米就是污染米」。另葉姓農民說,農地不能耕作乾脆改建地算了!還有農民在一期稻作收割後才知道有汙染,怒罵環保署「都不早說,讓大家做白工」。
彰化縣環保局長劉玉平指出,11年前爆發鎘米事件後,彰化縣2003年到2011年共整治319公頃重金屬汙染農地,另有5公頃仍在整治中,其間持續發現有零星農地汙染值超標,均立即禁種、銷毀稻米,並未有污染稻米流出市面,灌排不分也讓汙染源查察更加困難,已持續推動灌排分離並設定放流水標準。
環保署第三組組長何建仁說,污染源懷疑為早期電鍍工廠的污染遺毒,本月14、15日將進行剷除銷毀,月底前由公所完成造冊,並在年底前進行補償金發放,一期稻作每甲補償20萬元,二期每甲17.5萬元。

和美地區農地遭鋅、鉻、鎳、銅等重金屬污染。資料畫面。

農民氣憤收割了才告知有汙染,燒毀稻米會被天公懲罰。資料畫面。

農民懷疑污染源排入灌排兩用排水污染農地。資料畫面。

許多農民一氣之下陸續離開說明會場,座位稀稀落落。鄧惠珍攝。
農民質疑,污染這麼多年,怎麼都抓不到元兇?鄧惠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