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ttle.john
FIREFALCON兄:
牛墟在清朝就有了(農人不願意殺牛,將死的老牛才會..............),那年我我108歲老爺爺還沒出生。
牛墟交易的不只有牛還有豬雞羊,實際上是個市場。
小時我在台南東門看過屠夫殺牛,兩三刀不亞於去年岳父一槍讓一頭黑牛倒著。
幼年也在牛墟看過豬牛羊怎麼躺下去的。
您提供文章裡錯誤頗多,吃牛肉湯也不是這二三十年才有,那是祖先一點一滴撿著日本人吃完的菜尾,
因為早期農業社會台灣人不太吃牛肉(有些人會吃牛肉喔!~~~~~~~~~~~超有錢的人才會吃)
吃牛肉湯或牛肉麵會盛行差不多是民國55到60年之後了,所以我有時看電視一些節目:台南人常吃牛肉湯當早餐有一些疑問!
|
您後續提的內容完全與上面的文章沒有衝突啊。
臺灣光復到現在也沒太久,如同您提到的,原本只有超有錢人能吃牛。
光復後要多久才能將這種飲食習慣平民化到早餐都有得吃?
就算比三四十年早,也不會是百多年前。
畢竟,雖然一府二鹿三艋舺,也不是每個臺北人都是超有錢人,也不會時常吃牛肉。
請點入聯結看完完整內容,並且具體指出問題在哪裡,這樣才有討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