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放屁不留手
持棒的動作就不一樣了,對於有球速的選手,那種握棒方式很難用
所以你引用的影片,持棒就變成一般揮擊型態,
|
那影片是要說,你們如此想 - 其實正中那位千葉翔太下懷
內野真的多了個人(外野卻空了),認為他那持法打不好速球(就打長打還拉打)
碰到真正有球速的,不少打者還真的被逼的不得不握短棒才跟的到球哩
引用:
作者tsushi
很多臂力不夠的 拿球棒都會離棒底留一個拳頭大小的空間 就連職棒選手也有
這是還好 因為可以加快揮棒速度
但那老兄 揮棒前 左右手 離開兩個手掌寬 這明顯就算是觸擊的動作 且揮棒也是以"點"到球為止 雖然保有一點點揮棒動作 但最後被認定是 短打 也合理 尤其是在"甲子園"
|
我倒是覺得離一個拳頭寬而已
很多人剛接觸棒球,連握棒都不懂,都像是拿武士刀(二手離很開)一樣這樣握的
那出棒的時後都該算是短打而不是正常揮擊嗎?
貼個畫質比較清楚的來看
[YOUTUBE]1_1ZlktD7PA&start=40[/YOUTUBE]
其實每次出棒切球的時候左手會握回與右手(先導手)併攏的位置ㄝ
也就是出棒時的動作跟正常揮擊是沒有二樣的
類似收打,收打打界外球算觸擊嗎?
會被視為短打而禁用的理由其實是下面這一條以及最重要的他隊監督抗議吧
高校野球特別規則
17.バントの定義
バントとは、バットをスイングしないで、内野をゆるく転がるように意識的にミートした打球である。
自分の好む投球を待つために、打者が意識的にファウルにするような、いわゆる
“カット打法”は、
そのときの打者の動作(バットをスイングしたか否か)により、審判員がバントと判断する場合もある。
(規則6.05(d))
但如果不是在日本高中、不在甲子園呢?
別說一般人不知道,就連甲子園當場的裁判也不知道吧!
現在的爭議換成了高野連為什麼把切球打法算是觸擊
前面的行,為啥到八強變不行?聽說目前電話接不完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