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dem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我們現在的科學就是致力於減少災害的機會…
你前面說「建好儲水防洪設施,做好物資儲備」這些都只是消極的做法
如果能在災害發生前就避開災害,甚至把災害的原因根除(例如蒙古沙暴->多種樹)
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比以前強的地方

試想,若有一天氣象技術能100%預測天氣,就像尼羅河氾濫這般精準
不正是我們更接近永續經營的理想了嗎



稱不上消極、即使你能精確預測天災也一樣
因為你手上的資源相對於要面對的災害、是永遠不夠的

打個比方、你把錢都拿去蓋防洪設備
結果來的是大地震、請問你要拿什麼資源來善後救災
你搞蒙古種樹,錢先不講、請問華北水資源夠嗎?
會不會排擠到民生耕作用水?
台灣也常常發生科學園區和農地用水排擠問題


請問你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做到處處事先預防?
更不用說連預知都有問題的情況下
沒有人會敢把有限資源單壓一項天災預防之上嗎?


而吃、住、醫療這類物資的儲備,在面對任何天災永遠都是有用處的
舊 2013-08-15, 06:00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em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