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事已至此,那麼接下來的主角就是小孩,是教育問題了。之後數年內,無論您自己(新的感情、家庭計畫等)與妻子或家人親戚間要處理的問題、情況,都不會比五歲前後──我的著眼點放在四至七歲──這段時期的教育重要。
畢竟我們這些旁觀者不知道您的教育計劃,不了解您對子女的期許,以及小朋友的實際狀況,只好概念性地叮嚀一下:您的孩子會在糟糕的教育體制與社會環境中度過青春期。學齡前摸清孩子的天性,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好好培養起讓他們能在一片混亂中也能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此為目標,並盡可能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既然您是有理智的人,記得要屏除「吵架別在小孩面前吵」、「大人的事不用對小孩說太多」、「小孩總是要有爸有媽的完整家庭」等等...很多很多的世俗偏見。仔細看清楚您的孩子,探索其天性,再去選擇做法。
這時代資訊爆炸,五歲、六歲、七歲的小鬼會懂什麼?──很多,很零散,所以不要太常敷衍他們,要協助其整理、分類、判斷。
也許管過頭了,一介路人網友跑來對您的教育方針指指點點確實不禮貌。不過,這是重要的事,臺灣現狀是個在教育上很敷衍的社會,一點點也好,更慎重且多方面地考量教育計畫吧。極端點地說,單親與再婚都是很好的教材,妥善思考並運用切身的經驗、體悟,反倒能讓孩子的生活更精彩繽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