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xel_K
數位端Asus這些主機板廠的確是高高手
不過,問題就出在類比端。畢竟是D to A,A 部份耳朵吃重
上面題到Bifrost DAC, 最近出的upgrade 「uber 」 就是在analog 部份
它模組化了USB訊號和Analog輸出,號稱可升級的DAC
而且也不負眾望,USB先出個小改版,最近又升級了類比
|
這是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
很多廠商輸出部分都是照著DAC供應商的規格書去做處理
照著做沒什麼不好,最少可以達到廠商對晶片的宣稱規格
類比輸出的部分,現在非常多廠商是用OP做處理
不管是電流輸出型的需要用I/V轉換,或是電壓輸出型的直接過一個LPF
只要照著OP的使用通則去做,不會有太差的表現;退偶電容要擺什麼位置,該用什麼材質,低通濾波數值的電阻電容該怎麼配,都不是什麼秘密
既然這些用OP輸出不是什麼太難的東西
照著規範做就可以避免很多干擾跟不必要的問題
那...
如果照著規矩去設計的類比線路,聲音走向主要是放大器的製造商,就是OP的製造商的問題
電源供應照規矩做,差異沒想像中大(如果大大覺得這點不妥,我準備幾種穩壓方式來盲測:UCC的跟ALEX的穩壓,一般三端子穩壓,三端子穩壓變形應用)
至於用離散元件的
只能說各有優缺點
好不好..聽了就知道,當然,不可以看品牌/看價位/看外觀
畢竟是在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