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Jef costello
很有趣的想法...土地既然漲價歸公(100%)
那買土地幹什麼?到底賺什麼? 在土地上開遊樂場賺錢嗎..還是蓋房子賣人賺錢?(所以我蓋房子只能賺地上物的錢? 若真如此,真正得利的營造業,材料商和建築師..這種利潤沒人人會願意蓋房的)
|
挺好笑又單純的想法,你難道覺得"土地"沒賺頭就不會有人要進行開發?我跟你說
電子業一堆在賠錢還繼續當慈善事業在做。你完全是拿目前台灣的情況來考慮這件
事是你犯的最大思辨上的錯誤。所以你才會認為以"目前"的利潤來看,認為那樣沒人
要做,實際上市場會自己調整,土地沒漲的部分會反映在"服務"跟"製造",一廂情願的
假設那就跟"磚"家沒兩樣了
引用:
|
作者Jef costello
土地既然漲價歸公(100%) 那還有誰有買房子? 3千萬的房(建物價格+土地價格),賣的時候只能賺取建物部份的差價,然..建物只會跌價 所以買房=賠錢 . 3千萬的房,過30年殘值大概只剩150萬..
我猜想一定是我看錯了,因為這說法,代表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贈與稅是啥都搞不清楚.
假如土地漲價歸公不是100%,那麼請研究一下土增稅為何?
如覺的土地漲價歸公稅率太低,那麼該研究的是土增稅是不是該調漲? 調高會有什麼影響--->土地及建物世襲 (稅金那麼重誰要賣呢?) 永遠傳給下一代租人也好...
|
還有誰要買房子,我聽了就想笑....你要睡馬路我沒意見,天底下買來就開始折價的東西多的去
車一落地就開始跌價,沒人買車?電腦除黑心dram跟壟斷+水災的dram也是一路跌,更不
用說那些茅山道士甚至賠錢的iem,oem。
你要永遠傳下去租,隨你啊...要玩你的手段還少嗎?前面一提的住者有其屋你就掰了
還在那邊傳?現在重點是能當權者誰不想加入這場遊戲?又不是白痴自掘墳墓=.=
你大概不知道為啥以前會有啥耕者有其田=.=因為那些田又不是姓蔣的,而現在的地...
引用:
|
作者Jef costello
真的建議有興趣的人研究一下土地法...光用理論,很多時候與現實....
很多人持有數億土地不賣,等死傳給下一代.為何? 增值一億的土增稅金約4200萬,如果是舊稅率土增稅約5500萬. 您覺得太低嗎,我不知道..但現實中,地主都是等死後用遺產方式傳給下一代,沒人願意交這4-5000萬的增值稅.
政府早發現土增稅過高而調低稅率級進了..有錢收政府為何不幹?>土地世襲的出現.
看事情最好不要太直觀.有錢人不交稅,交的太少? 這就是常見的一個邏輯謬誤..有錢人一定很快樂 (然而不是有錢人又如何得出此結論?)
100年地價稅收634億左右,沒貢獻嗎?
|
你真的蠻天兵的"有錢收政府幹嘛不幹",收了錢是政府的又不是當權者的
他收幹嘛?你還搞不清楚會甚麼有人要花大錢買權力幹嘛?而且我也不認為
有所謂的有錢人不交稅。它們憑自己能力賺的,願意在土地上蓋廠房,蓋醫院
等下去投資本來就不該收重稅,特別是它們同時促進了就業。問題這跟土地啥關?
你是蓋了醫院就賣?還是你的有錢人指的就是那些靠買賣土地,養地框錢的"有錢人"
最後你還好意思講地價稅?

,不收都可以...把購買力釋放出來
而不是拿未來的錢來花=.=,如果人民不用在土地上花這麼多錢他就能購買更多服務
包含更好的裝潢等,這些過程中同時促進了就業也會帶來更多的稅收=.=
搞不懂你為什麼麼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