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大併小 小併大 只是意識形態上的問題
誰投入的資本多 持有的股份多才是重點,難道兆豐比較大 所以只要持有1%就能併嗎
至於彰銀是否賤賣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別說在當年彰銀呆帳嚴重的狀況下 花 360 億 買22.5% 股權
即使今天體質已經轉好,最近期財報淨資產 1070億左右的情況下,還會不會有人願意花
360億來買 22.5%股權,都有問題。
不管名義上誰併誰,反彈的一定是彰銀員工 這是能理解的,原官股行庫的福利、壓力都跟民營銀行有段差距,一旦合併勢必有一方會進行調整,以他們立場能不變 是最好的。
不過以上的公司利益或是員工利益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在意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財政部的態度是強硬到無任何妥協空間的絕對反對立場
代表著政府反對的點並非台新哪邊還要改進之類
政府只是想再繼續搞他威權那一套,昭告天下以後想搞任何民營或是合併的 請私底下來用政商關係搞好,別傻傻以為符合市場規則就可以
私底下搞好關係,吃吃飯 即使免持股 雙方也可直接換股合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