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數位端重點大都放在Jitter上,資料正確性(是0還是1)倒不是討論重點
因為即便是幾百元的CDROM送出來的也不太會出現1變0或0變1的問題
USB也是要看是什麼運作的,便宜的PCM27XX/29XX之流使用Synchronous設計也會把電腦端的Jitter影響到後方DAC
所以近幾年才發展出asynchronous運作的USB DAC/DDC
引用:
作者NEAL
光纖用光傳輸,就省卻雜音竄入後端DAC的問題,確實是成本低效果好的設計,我也不清楚為什麼大家不愛用光纖
|
我經驗是,便宜光纖聽感上較便宜同軸線冷、尖,高價的話沒錢去嘗試
引用:
作者NEAL
也不得不承認,台灣人很容易被一些賣音響的魔術鬼話唬爛了,連放一杯水在擴大機也能變好聽這種話也講得出口,很多東西沒有實事求是,不想多讀書多考證就算了,去買個一套不到1500元的簡單DIY套件也好,回來自己做做看,研究一下電路。
尤其DAC套件的電路是數位電路居多,唯一的類比電路是後面兩顆OP的主動式二階濾波器而已,許多Know How和設計精華都是在DAC晶片...
|
自己玩土炮DIY一段時間了,DAC數位端一些零件的更換(同數值)也對聲音會造成影響的,有些甚至不亞與後端的類比電路
做多了就會發現很多東西跟以前所知的其實有所不同
引用:
作者NEAL
是說中國也是不遑多讓,連發電廠是水力還是火力,都用耳朵聽得出來,簡直是一絕
|
這個其實是對電源不認為有影響的人編造出來的反諷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