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其實就是以前的人這樣經歷, 理所當然的去這樣對待新進人員, 相信職場也是這樣.
說穿了就是"凹"這個定義是不對等的, 經歷過的人覺得都能承受, 怎麼算是真的"凹"呢?
新進人員因為時代的變遷, 所以不認同這樣的"安排"而質疑, 糾紛就是這樣開始.
說一個比較介於中立, 純粹經歷不同的例子: 電腦管理.
以前的人會偏向於實體上做控制, 譬如說哪幾台電腦做哪些特定的事情之類的.
或者說一些簡單觀念, 譬如控制上線人數, 人工輸入員工層級的權限, 勾勾表.
前者其實現在可以設定, 每台電腦都是什麼事情都能做, 純粹員工編號登入管理.
延用到後者, 電腦自己看員工編號就能分析大概是什麼權限, 這大概是最公平的方式.
人為因素越少通常就是越乾淨的管理, 軟硬體設施很適合這樣的規劃.
離題了, 回主題, 以前的人工作量少, 資訊處理量少, 所以有很多流程與單據重複無所謂.
現在的工作可能一天的量就比得上10年前一周的量, 同樣的流程與單據根本不適用.
但以前的人(現在10年後不是管理階層就是老鳥), 去應對相對後進人員會去著想改善嗎?
答案是"99%不會."
1. 其實老一輩的也不會自己處理那麼多, 這裡先不論是心態還是手腕, 只講事實.
2. 現在風氣就是沒事別惹事, 既然自己不是受害者, 幹嘛多說什麼, 冷眼旁觀就好.
這兩個因素就造就很多世代交替的問題.
而"凹"這個定義, 就在於認知.
可能老鳥覺得他以前也是這樣做, 你現在做"同樣"的事情(但量可能不同)是合理的.
比較明顯定義"凹"的情況, 就是老鳥把事情"交付"給後來者處理, 交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
如果是人格上的污辱, 實際上對身心的殘害, 那就不是凹了, 是更嚴重的問題.
前者還算蠻常發生的, 畢竟沒有留下太多證據, 除非當事者不然也不會有人在乎.
後者比較少, 因為要追究的時候會比較麻煩, 再說大家都出社會了(省略千字)~
所以說當兵不算出社會還是有一點道理, 如果以身體上的處置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