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ALALOVE
Regular Member
 
LALALOV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54
以下為各位整理法官為嫌犯開脫的八點理由,若有錯誤或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

引用:
1. 報應思想是人類相當古老的想法,原始社會中的「殺人償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觀念或做法 ,即是報應思想的行為準則。但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惡害,無論如何以刑罰加以報應,終究無法對既成事實的惡害有所彌補,或回復犯罪行為尚未發生時的原狀……所以刑罰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未來,刑罰能防患犯罪於未然。


依我的看法,斃了這種不知悔改的性侵累犯,才能令人心生警惕,防患犯罪於未然。

----------------------------------------------------------------------------------------------------------------------------------------------------

引用:
2. 國內法雖得科處死刑,然人之生存權,應受法律保障,而死刑之剝奪生命,具有不可回復性,且現階段刑事政策,非祇實現社會正義,更重視教化功能,期行為人能重新適應社會生活,除非犯情節最重大之罪,手段兇殘,罪無可逭,顯然無從教化矯正,否則不得科處死刑。


就請法官舉出幾個像林國政這種罪犯被矯正成功的案例來看看,不然5位法官輪流將林國政帶回家矯正也可以啊。X,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就是了。

----------------------------------------------------------------------------------------------------------------------------------------------------

引用:
3. 上訴人之教育程度僅國中肄業,因過去與女性相處挫敗經驗,產生慢性創傷症候群,長期性情緒低落,有明顯自殺意念,已達重型憂鬱症之程度(見法務部矯正署雲林監獄前案個別教誨紀錄),且上訴人於警詢、偵查時均坦承殺害B女,並帶同警察尋獲屍體,偵審中一再希望能到B女墳前祭拜致歉,於測謊鑑定時亦表示一心求死等重要情狀……


照法官的說法,櫻木花道若是生在台灣,手上應該會有好幾十張的性侵免死金牌才是。再說,犯下這麼重大的案子,會有愧疚之意也是理所當然的吧(裝也該裝出來了),現在是滿天神佛都附身在法官身上嗎?這麼佛心?這樣都能成為不判死刑的理由。

----------------------------------------------------------------------------------------------------------------------------------------------------

引用:
4. 鑑定證人周○○於第一審雖證稱:上訴人為「反社會性人格違常」之人,比較難從被懲罰的事情上學習到教訓,所以雖入監服刑十年,但是出獄後,在很短時間內又犯案,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從所犯的錯誤、所受到的懲罰裡面去學習。從上訴人過去十幾年來的行為模式觀之,也經過矯正、治療,如果上訴人確實做了本案犯行,那就是屬於矯治上或治療上困難的情形,沒有辦法用醫學上的治療處理等語。……但經查上開鑑定當天(一○○年九月十六日)係由四位法警、四位員警、四位霹靂小組員警,共十二位警察人員荷槍實彈由台灣雲林地方法院將上訴人押解前往○○○○醫院○○分院鑑定(見鑑定報告書),上訴人在此強大陣仗下,其內心之驚恐,可以想見,如何期待其於此非常短促時間內配合鑑定,其鑑定結果失真,自屬當然。


X,心理醫生都已經跟法官說這個人矯正也沒用了,法官還幫被告找理由說,被告是被12位警察荷槍實彈帶去做檢查的(不然由法官你帶去好嗎?),心裡當然會恐懼,檢查結果會不準。他X的,現在法官還能兼任心理醫師就是了,誰說台灣是鬼島,明明就是神島。

----------------------------------------------------------------------------------------------------------------------------------------------------

引用:
5. 第一審及原審於量刑時僅採擇不利於上訴人之量刑因素,摒棄對其有利之部分,置第一審法院觀護人上開刑事案件調查報告所載:「上訴人智商僅為七十六,接近邊緣性智能不足,自我內在支持系統、家庭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系統全部均不佳等因素,及先前所受的強制治療,在未治癒之情況下即出監,出監後未受監控輔導」等情況於不論,遽以上訴人有多次妨害性自主之前科紀錄、出獄後隨即再犯妨害性自主之罪,認已無再教化遷善之可能,而量處極刑,顯有判決理由矛盾及欠備之違法。


法官說原審在量刑上屏棄對被告有利的部份,但所謂的有利部份也只是觀護人說被告「在未治癒之情況下即出監,出監後未受監控輔導」而已,是什麼原因讓法官認為被告有被教化的可能啊?為什麼啊?連「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都搬出來為被告開脫了。

----------------------------------------------------------------------------------------------------------------------------------------------------

引用:
6. 第一審及原審無視於上訴人之智力商數僅七十六,為邊緣性智能不足之人,以上訴人無刑法第十九條第一、二項不罰或減輕其刑規定之適用,即科以最重之刑度即死刑,顯然違反比例原則,至為不當。


智能不足的人既然會這樣細心的湮滅證據,就證明其心思縝密,法官還能用這理由來減刑?況且觀護人的證詞和心理醫師是不同的。我已經沒話可以吐嘈了。

----------------------------------------------------------------------------------------------------------------------------------------------------

引用:
7. 無期徒刑執行逾二十五年後,仍需接受強制鑑定、評估與治療,如其再犯危險顯著降低,始有假釋之可能,否則強制治療永不停止,形同終身監禁,永無出獄之日。


這還有點道理,不過我覺得這種沒有冤案可能的,還是斃了比較直接。還有,法官為什麼這麼相信強制治療的功能啊?

----------------------------------------------------------------------------------------------------------------------------------------------------

引用:
8. 但上訴人自出生後,其家庭教養能力不足,學校教育功能不彰,沒有任何朋友,社會疏於救援,被孤立於群體之外,國家又未善盡教化矯治之責,猶如社會之棄嬰,國家之孤兒,其父母、學校、社會、國家豈能推諉卸責,不共同分擔一點責任,而將刑事責任完全推由上訴人承擔? 能否將上訴人視為萬惡不赦之徒、罪無可逭,無從教化矯正,以「殺人償命」、「以惡制惡」的報應思想,來解決這個生死難題?殊有疑義。


沒有疑義,斃了這種十惡不赦之徒就是國家該為國民所盡的責任,法官不能推諉卸責,把責任推給監獄教化。
__________________
想念.....
舊 2013-07-17, 03:50 AM #1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LALOV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