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l1107
--
我的想法是拿掉基本工資,弱勢族群有更多的機會找到正常一點的工作,也許不夠好,也許薪資真的還是很低,甚至低到只有月薪一萬元,但我覺得,可能會比他們現在的收入還好...
就業市場能否擴大,如果定義是更多的人找到工作,那我是肯定的答案,但找到的工作是否能盡如人意,那就太奢望了~
|
我的看法跟你完全相反,基本工資應該是保障弱勢基層勞工
他山之石,以鄰近的香港為例,他們實施基本工資政策兩年多,顯然是利多於弊
先說利的部份,香港幾乎沒有製造業,靠服務業主導
看過相關的報導,沒記錯香港就業人口最多人從事的行業是保全和清潔
而這兩個行業絕大部分是外包,不管私人或是公家包商都是用低標去競爭
也許一年約或是兩年約,將來約滿後業者會重新招標..
如此惡性循環,永遠都是價低者得,請問包商標到的甚至比上次低,如何調薪?
這類發包的工作,沒調薪以及沒年終,除了一些老弱族群,誰會去做?
有了基本工資後,大學畢業生的確有人為了生活經濟壓力跑去做保全,如果願意做足十二小時月入一萬多港幣是很容易,可是他們不會做太久,因為這種工作經驗沒任何加分作用,反而是種包袱
當然問題是比較年輕的族群低學歷,本身沒啥企圖心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會去從事保全和清潔工,香港政府用補助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商家願意參加政府的中高齡就業計劃會得到補助,基於得到補助的考量,加上高中年紀人士不會動輒幹一兩個月就跳槽,所以有些公司在請員工時直接聲明歡迎中高齡人士應徵
至於家庭照顧,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開放外藉勞工是沒有門檻,工資好像是劃一標準,一般雙薪家庭都負擔得起
不過弊端是,基層工作齊頭平等時,勞工就會選擇"相對比較不辛苦的工作",不怕無聊的跑去做保全,有些還可以整天坐在哪裡等下班
所以他們有個笑話,小吃店像茶餐廳之類的尤其是生意特別好,洗碗工請不到人,如果不願意調到比基本工資高,洗碗工可能是老板娘或是老闆家屬親自下海,辛苦的工作不出多一點錢想請人變得困難,這是資方反彈最大的部分
他們現在的最低工資是一小時三十元(港幣)
台灣的就業人口,從事業服務業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不幸的是包商的員工,加薪是一種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