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薪水的問題,不同工作不同產業不同職缺,很難一言而評
但是22k的定價效果,卻的確跨產業的行程
這跟大學生能力高低與否其實沒有關聯,各企業有自己挑選人才的標準
不會因為不符標準所以勉強降價幾十K收人
以銀行業來說,以前收專科生,現在前段班大學生都不一定吃香,
但是職等降了,薪水降了,升遷慢了,
但是銀行業的獲利卻是創高
這是因為台灣的產業發展,走向一個瓶頸,什麼瓶頸,就是無競爭
銀行不用畏懼其他對手吞併,只要關係夠力,不用擔心搶不到人才,因為不需要用人才
金融研訊院開一些課程,認證,卻都被銀行當成是低階人才的積分指標
而外商銀行的MA制,在台灣卻沒有真正的落實,目前看起來還是只有美商花旗自己做還可以
追根究底就是,高層人員少了競爭,所以全力在建築自己的勢力階梯
一層一層的隔開,
以前電子業30幾歲一大票中階以上的主管,現在40好幾 卡個資深經理就偷笑
要打破22K不能靠政府,因為這問題每個產業都很難同一標準
應該是靠強力工會,成立工會,協助工會,壯大工會去跟產業協商
蠢蛋廢材,
豬油仔說的
十個大哥九個是雜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