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zeusforce
*停權中*
 
zeus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Natelee
這是生活機能與工作地點所產生的不同經濟模式 如果有多個社區採用集體農場互通有無是不是較完善?
集體農場生活在當地、工作在當地 說起來有點像生活在鄉下 但難道生活在壓力大、問題食品充斥的工業社會就是好選擇?
工業化社會雖然生活機能方便 所產生的問題不就是成就了金融集團與跨國企業這種巨獸嗎?

這是人性的問題 平常我們所接觸的社會、媒體、長輩、朋友 都是教給民眾相同的價值觀
多元化社會應該就是政府能提供人們多種生活方式 而不是只有一種選擇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步調快的工商業生活 簡單而平靜也是一種選擇

這當然是很多人期盼的
但是會打破這種均勢的"聰明人"實在太多了
很多產業一開始也是腳踏實地下能利潤豐厚~大家各司其職~每人/每個供應鏈都能賺大錢

然後就會有聰明人跑出來自己搞出別人供給他的甚至是跳過那一段
然後弄出更節省(時間、人力、成本)的情形下至少賺一樣多(常常是賺更多)
而這一切原本是大家分變成多數歸他
這樣一來就很快把整個環境改變
除非是搞成強制限制無論如何都是不同工卻同酬
用強制力禁絕那種在這個社會被稱為"積極""上進"的手段
不然是做不下去的
而這樣搞的缺陷應該在共產主義被批判的地方講很多了

此外集體農場應該會更快遇到一個情形
如果是滿足最基本生物需求的部分(達成滿足基本生活的食衣住行~但保證個人化滿意的部分)那還能用互通有無的方式過下去
但是有非常多東西、服務是不可能讓多數人分得到的但是偏偏很多人就想要

我只能說集體農場是要在大家都知足、寡欲又非常善良下才能維持
一有競爭的行為發生就毀了
並非大家都對生活方式不做選擇~而是競爭下來只能趕著拚命
舊 2013-07-06, 11:12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eusforc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