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不笑的老K
金士頓的 Home-branded RAM 已經很久了吧?印象中至少 2008 年時就已經有了,若要反應成本,08 年時就該反應了啦!
又,樓上說的「自行封裝以降低成本」,這當然是原因之一;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打上自家商標可以讓記憶體的銷路好一點,畢竟同樣一支記憶體…打上「Kingston」的觀感要比打「Winbond」好多了。(又,華邦的報價與海力士或爾必達相比是天差地別啊!!)
--
嗯…華邦的記憶體業務還活著嗎? 
|
如果是拿台廠顆粒比的話或許如你所說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有清楚標示顆粒廠的方式) ...
不然我會覺得花同樣的錢、買到印著記憶體模組商自家商標的顆粒蠻吃虧的 ,
可以選的話當然先挑 SAMSUNG、ELPIDA、美光 ... 之類
另外像創見、威剛或勝創這類規模比金士頓還小的 , 應該沒有自己的封測廠吧 ?
但也是有在使用自家商標的顆粒 , 那是委託其它封測廠代工嗎 ?
這樣還是會比直接買原廠顆粒便宜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