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有時隔壁同事討論事情,實在影響工作,通常帶上耳機還蠻有用,
本來有隻sony的藍牙耳道耳機,兩千多價位,聲音說實在個人覺得很不錯了,
但塞在耳朵裡久了還蠻難過,考慮了一禮拜,決定還是去買個耳罩或耳蓋的。
主要是上班聽,所以一切從簡,也就是不上耳擴,其他沒有研究,
沒玩過耳機,所以網路上什麼音場、女毒的完全沒概念∼
到了店家(台中試聽最有名的就這家吧,應該不用多說了

),
跟店員說了ipad音源、不上擴,預算因為不知道各價位聽來如何也沒啥概念。
店員大概也不知如何介紹,大概就從價格低的開始拿了兩隻給我聽,
好像是sony和Sennheiser的,不管了,反正戴上一聽馬上眉頭一皺,
感覺比我的藍芽耳機還不如,甚至可以說還差有點多。
因為之前在台北逛誠品在沛聲(這家店也很不錯,要是在台北應該會去這家買)
聽過b&W p3,感覺不錯,就跟店員說借隻p3來聽聽,一聽果然跟之前的有差,
但跟我那隻藍芽耳機比起來,價位高很多,感覺沒有驚艷驚很大...
開始有點擔心了,因為已經快來到我當初設定預算的上限,
而且也看過很多人說,要是超過這價位,不如把錢分一部分在耳擴上,
但就是不想上耳擴啊.....
問再上去還有什麼可聽的,店員拿出三隻,說不上擴算好推的,也只有這三隻了,
Sennheiser的Momentum、Amperior和B&W P5。
一聽之下,只能說價格有差是有原因的....
常見的耳機形容用語我是說不出來滴∼
總歸就是的確比之前聽過的好聽很多

,
不論高低音、細節等,都聽得非常清楚細膩、有那種樂團或歌手就在眼前的感受,
但還是要做出選擇,套兩句店員的話,"到了這價位 (:cry

,就是選自己喜歡的。"
"買了可以用十年的"。
於是聽了快兩小時有吧,Momentum先被我刷掉了,
後來知道原來這隻最貴,評價普遍也很棒。
但我那天怎麼聽,就是薄薄的、輕飄飄的感覺,定位也不清楚
可能是ipad推不動吧....
店員說這是它的特色,自然細膩、音場寬廣....等等等。
其實我最喜歡Momentum的外型,戴起來也最舒服,可惜實在說服不了自己.
其餘兩隻聲音我覺得都有對味,Amperior對蹦洽蹦洽的音樂似乎特別的有反應,
很活潑動感的聲音,低音也很重,可惜我不太聽動感的音樂,加上外觀實在很塑膠,
沒辦法,因為真的都是塑膠....
總而言之,最後帶了p5回家,聽了幾天,很棒∼
網上看到這位馬克7的評論,真是說到心坎了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31&p=1#30967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