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LYFL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廢鐵鎮
文章: 392
[QUOTE=放屁不留手]
這些明星高中應該是提出她們的教育方式與一班高中不相同的地方/QUOTE]

只針對這句話,我來提一個我個人所知到的資訊,其實以前在別的七八區討論串寫過,
在挖出來可能要找老半天,這裡再描述一次好了,這裡就以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的校刊 建中青年(這裡以AD2000年以前發行的校刊為主,因為之後發行的我就沒有翻閱過了。) 為範例。
就我的認知,我比較了台北市當下同一年份其他的高中高職五專的校刊內容,
我個人會認為 建中青年 的內容以一個當年的高中生的年紀寫出來的文章來說,確實在一個水平之上,
真的是有內容的,真的是在當下有某些創新思考的,是有在表達東西的,不是隨便為寫而寫湊數的,
其中會有個笑話專欄“逍遙遊”,裡頭極盡文字遊戲之能事,極盡可能的挖苦諷刺包含當年在任的校長,
"教""職"員,以及所有同學們,而且還真的掰出所謂的藏頭詩,來挖苦其他鄰近高中。
然而這樣的內容,社團指導老師,並沒有實際執行"審稿"這個動作,完全放手給學生去創意編寫。
在髮禁還沒有解除的年代,這樣的校刊內容(尤其是笑話專欄),在其他高中應該會被視為大逆不道,
怎麼可能會被印刷出來。
為什麼校方可以給學生如此的"言論自由"?我個人會做這樣的推論,就是因為高升學率,
學生在課業上的平均素質,所支撐出來的,在假設所謂的聯考公平競爭的前提下,進入建中
在課業本身,應該真的有花時間去思考去學習,在課堂上搞不好都會問老師許多
真正重點的課業問題,若老師答不出當代學生真正需要的答案,那就表示這個老師不行了,
學生"可以""有資格"在某些情境下,踩到老師頭上去了,這個"踩到老師頭上去了"的"文明"
呈現方式,就是建中青年這樣一個當下在高中生年紀而言算是有一定水平(且不會被審稿),
的校園半年刊刊物。
在十二年國教之後,如果所謂的公立明星高中(例如建中),沒有想出並實際做出一套
防堵的對策(亂舉例,例如獨招),而乖乖照著教育部規範走的話。
建中"一定"會出現一種情境,就是會有部份班級會出現一種學生,本身沒有心或者沒有能力在
以升大學為本身目標導向的高中的班級中跟著課業進度進行並應付考試,這種學生如果不影響
班級內的上課情緒也就算了沒有差,問題是這樣的學生可能會在上課時間的教室內吵雜,
影響其他學生的受教權,並且並不是他提出老師某個教學課程的內容本身有問題,
或者課業上的不懂的提問,而就是單純的吵鬧,老師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教室秩序的維護上,
而影響到教學品質,或者其他學生的受教權。
這樣的學生比例將會在十二年國教之後增加。然後建中的"升學率"就會開始降低,
然後就會有一連串的後續影響,例如本例的 建中青年 校刊內容就會變得普普通通,
然後社團老師就開始正式"審稿",笑話專欄將不在出現"挑戰權威"的內容。

以上是我個人翻閱了很多本民國七十幾年和民國八十幾年的建中校刊之後,
再加上個人的高中普通科經歷,所整理出來的思緒。
我個人的心理其實會認為,如果人生從來一次(有前世記憶的前提下),
我絕對不會升學高中普通科,而會偏向職校專科體系,
我本身真的不是那種讀高中考大學的料。
所以我滿佩服那些"會念書"的人。
但也請那些"會念書"的人,在當了"官"之後,
能為那些不擅長於應付體制下的課業(高中普通科)的的學生多著想,
真的去落實去思考,傳統體制下的課業之外的"各類技術"的學習。
我相信德國日本歐美等國家應該有部少參考材料。
看看那些先進國家如何在技職體系培養專才。

就把"高中普通科"留給"少部分""天生"就對理論很在行且會念書的學生。
(後天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被逼念書的都不算。)

內容落落長,可能有點亂。
舊 2013-06-15, 01:34 AM #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FL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