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jmelton
你太理想化了
3D列印適合替代需要開模但是開模後產量極少的物件
除非材料科技大幅躍進
直接印出一付模具出來
而且印出來的材質其加工適性要相當程度符合現今模具業使用的工具鋼
別的不談
目前模具常用的工具鋼種類我隨便提就數十種
應用各有不同,也各適用在不同成品射出
你有沒有考慮到模具種類不同下
其再加工性?精光度?受焊補能力?模修適性?耐高壓度?冷卻系數與冷卻效率?耐磨能力?
真的要是有一天3D列印能印出一付符合以上條件的模具
第一個被取代的不是模具業
消失是CNC跟槍鑽業
3D列印充其量只是取代模具中一個或數個工法
不是全部
這就是鬼島要表達的部分
模具還是要開
鉗工一樣,手工精光依然存在
|
我要澄清一點
我沒有理想化!我只是不去設限
因為我從來不知道趨勢會把我們帶到哪!
另外你提到的那些產業
還真的不少報告有提到會受到衝擊
提到:1.鍛造2.磨床3.鑽孔4.組裝
另外,飛機引擎零件精緻度,強度,精密度,耐性...要求度一定很高吧
為什麼飛機零件都印出來了,你們還覺得3D列印這些標準不可能呢?
另外之前不是有報導
已經植入人體的氣管,人活的好好的,也是3D列印出來的
植入在人體的,精度,耐性,安全度....醫生應該不會開玩笑吧
你們的強烈質疑,這反而是我比較疑惑的地方
底下是我的感想與推測:
台灣人真的都慢別人5拍(不是傳說中的半拍)
台灣上市櫃現在沒有一家可以製造出3D列印機的公司
目前炒作的都是代理公司..不然頂多就是軟體公司..
這就是代表大家心態都一樣,還在擔心(現在開始要追了,包括鴻海)
另外一方面,在世界上,我們一直是製造業的產業勝利組
我們還在沉迷
但美國....人家已經在搞革命性破壞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