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3~2000在軟體世界雜誌工作,判斷有沒有版權可以從價格和包裝來看,早期盜版價格很少超過五百,包裝也都比較簡單,正版價格通常較高,很少五百以下的,正版包裝比較大,說明書也詳盡的多。
早期第三波、松崗、智冠都是盜版,我記得一開始版權戰爭是松崗開頭的,EA的其實算晚期公司,應該都有版權了,創世紀好像七代就買了版權,六代應該還沒。
YMJ葉明璋、Lord Jean黃啟禎,還有一個劉昭毅,是軟體世界早期最有名氣的特約作家,後兩位應該到現在還在遊戲業界。敝人一開始也是被找去寫「邁向寫Game之路」專欄當特約,海軍在左營退伍後就乾脆留在高雄進雜誌工作。
AD-lib、Sound Blaster算是當時的音效卡,都是平民卡,MT-32這種專業MIDI音源不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