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VincentDX
雖然MLB沒打過HR
但是Chen 52在小聯盟打了近150HR
光3A就快90支了
談薪水當然是以成績為主..
第一年打CPBL就看以前的在國外或是業餘的成績
開始打CPBL基本上就是以CPBL成績為主...其他只能算是額外的加減分
不然你看有哪一個CPBL的球員因為國際賽打不好被減薪
火哥國際賽打的比50W好上一截,但是火哥薪水有比50W高嗎?
且50W防守、速度都比不上火哥咧
|
給薪標準無非就是人氣(商機)跟實績
中職尚是低階聯盟,而台灣的國際地位艱困,所以國際賽表現對台灣球迷有重大意義
旅外球員(代表頂著台灣名號在國外奮鬥)配上國際賽神來一擊更是有加乘作用
高國輝就是一例,他在小聯盟成績不出色,但在2008年八搶三的三分砲給了他很高的人氣
陳金鋒國際賽的成績無愧民族英雄之稱號,又是旅美先鋒,「台灣史上最強打者」,都讓他累積了極高的人氣和聲望
所以當初Lanew願意開出3年3千萬的史上最高合約,他在無傷痛的前幾年也真的打出了屠殺級的成績
林益全沒有旅外(旅外雖然不是神,但球迷確實對這些在異鄉打拼的球員有更高的關愛)
國際賽又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林益全在CPBL的實績絕對夠格領聯盟前幾高薪,只是他的聲望人氣相對他的表現確實也比較不相襯
(我自己的感覺:義大雖然給他50萬月薪,但主打的球星還是曼尼胡金龍高國輝,林益全似乎在行銷著力上還是不及旅外球星)
再舉一例,彭政閔取得FA資格後已經開始呈現退化的跡象,但兄弟象為何還是要開出聯盟第一高薪5+5年約留他下來?
因為不只是他的實績,他還是兄弟象的神主牌兼中職打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