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atebayashi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446
引用:
作者sutl
其實很多車子的後懸吊都是不能調的,不管是什麼形式。

很多都是用重機械硬扳的。

扭力樑很多時後是在輪轂上的四個螺絲墊墊片調整,當然不是原廠這樣設計,而是輪胎行的應變方式。

另外,很多人吃胎的問題,是因為過彎太慢。

現在常見的外傾角定位角度(Camber),是前輪0度,後輪-1.5度,這樣後輪比較穩。

在我家的情況,都是前輪吃外側,後輪吃一點點外側。(這十幾年又不常開山路,還是吃外側...)

以一般人慢慢開的情況,是前輪不吃,後輪吃內側。

如果過彎真的那麼慢的話,輪胎行推薦的後輪外傾角可調連桿是可以購買的產品,這樣就可以把後輪外傾角調到0度。

開車很慢的人,甚至可以考慮把非對稱胎的外側裝到內側,因為外側比較耐磨。但應該沒輪胎行敢這樣裝,因為這樣裝出車禍車主可以告輪胎行亂裝。

車行是說另一種形式的後懸吊是可調的,他沒說正式名稱,但我判斷是多連桿型的

另外...我是吃後輪的外側....而且吃很大...內側卻吃不太到...
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過彎太快?
因為回家的路上一定會有下坡路段...所以不太相信扭力樑...
當然,我也承認我的扭力樑可能是被石頭撞到,有撞凹過..
也許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變形吧,目前找不出具體的變形原因就是了
舊 2013-06-09, 09:55 PM #7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atebayash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