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ysad
我記得12年國教的免試並不是高興靠運氣讀哪就讀哪
而是要照著所有才藝成績加班 全校排名的百分比來抽的
例如全台灣各國中校內頂尖的1%成績才有入門的機會抽??
應該沒錯吧
|
之前拿到的說明是寫免試 75% 特色 25%。
免試參考「會考」的等級,分精熟、基礎、待加強。
要考到精熟不容易,大部份孩子都是基礎。
如果「超額」,也就是說大家都想進的學校,並沒開出那麼多的名額,
就要進行「比序」,比序看各縣市怎麼規定,
有什麼全國性比賽、體適能、擔任幹部之類的...
有才藝比才藝、比賽更好,有體能比體能,
每學期換小老師,讓人人都有幹部證明。
特色就看學校提出的計畫,科學班、美術班、音樂班,
其實內在就是一種「資優班」、「升學班」,好學校會搶這25%的名額。
現在害怕我們職業類科的學校到時招進來的免試學生素質,
會不會「免試」=「不想考試」=「反正有學校讀」,
造成孩子的能力低落?這還不知道。
目前有還有說不參考校內成績的,和會考改七等級的。
實際上除了導師和行政人員會比較了解之外,
我所知的訊息大約如此,如有錯請網友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