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unsun13
就現實面而言,西方人喜歡走極端,他們以為只要自由發展便能解決民生問題。
但可惜從工業革命至今資本主義只解決了刺激生產效率,並沒有解決財富分配問題,因此,才有共產主義的誕生。
但共產主義卻產生跟資本主義一樣的反面作用,生產力效率低落,只解決了分配問題。
所以這二種主義就是二種極瑞作法,誰敢說要生產效率非資本主義不可,誰又敢說要達成均富非共產主義不可。
往均富方向努力,不等同於就是共產主義,不然小蔣前總統的均富路線是走共產主義的路子嗎?
資本和共產主義是二個極瑞,多數國家走的不是單一路線,而是混合經濟,而這二個極瑞中間有太多的選項。
往均富路線的努力,如同維持世界和平的理念一樣,不能因為難達成或不可能,所以就放棄。
ps:當一個國家或政體的構成,不能為全體人民謀福利有何存在意義,再退一步想若不能為多數人謀利益的話,難不成演變成只能為極少數人謀取利益才是正確的,若是的話多數人民有何顏面指責政府偏向資方、企業主更甚之財團法人(資本主義)。
|
我只知道中國採行「混合」路線,其他國家我沒聽說過(你說的均富在我看只是脫離貧困)。但事實上中國經濟制度也只剩共產之外皮,內涵實為資本之骨肉
如果台灣像現在的大陸一樣保持經濟高成長,這些雞毛蒜皮的爭論根本沒有市場
但可確定的是全球化時代資金是很自由的,誰對富人不友善誰就留不住資金,正真有遠見的領導人必須在稅收及產業發展之間取得一平衡點,否則只講公平正義而把產業趕走的話,窮人連工作機會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