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vansh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引用:
作者kaosc
這...都拍成這樣了還不好啊?
大概同時間對手都太強了,搶了不少風采掉。

不過,我記得當時這批演員是簽三集的合約,應該不至於這樣就腰斬,
而且之前票房再爛都有續集了
(維基百科:Star Trek:Nemesis票房僅$67,312,826),
闇黑無界應該不會比那些前輩們爛吧?

本片的北美票房不如預期,有不少原因,以下我將週一下午我在其網站寫上週末票房中,與本片有關的部份摘錄一些內容提供參考:

Variety的報導簡單明瞭指出本片北美首映票房「比預期疲軟(softer-than-expected)」。在3D以及IMAX加收票價的幫助下,同樣是首映四天的收入,本片比只有2D版本的上一集還少了261萬美元。由於該片在北美的評價與口碑表現相當好,雖然仍與上一集有些差距,但卻是目前為止暑假檔已上檔的三部大片中,評價與口碑最好的一部,Box Office Mojo(BOM)的報導已質疑,3D(加收)票價並沒有真的給予該片票房太多幫助(and help from 3D ticket prices isn't really giving Into Darkness much of a boost),派拉蒙去年初甚至強制要求要將本片拍成3D版本,而導演則只想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2D版本,最後的折衷方式是2D拍攝、再後製轉3D。

派拉蒙臨時決定北美提前於週四上片,並安排IMAX放映廳的週三晚場首映,但相關訊息的公關操作似乎並未準確與全面地傳達,仍有不少觀眾以為本片首映日期是上週五,而狂熱的宅男粉絲群(fanboys)雖然為週三的IMAX首映晚場衝出不錯的票房,但後繼似乎乏力。IMAX收入佔了北美首映票房的16%、1350萬美元,比鋼鐵人3的不到10%表現的確好很多,但週三晚場的全IMAX放映廳首映收入200萬美元,佔的比例約15%(若是加上接下來的午夜場,比例可能接近或超過20%),也就是說IMAX在接下來的4天每天平均收入約250萬美元上下(估計誤差10%左右)。BOM的報導還提到,3D版本的票房錢景再度受到打擊,本片北美首映的3D票房佔有率總共僅有45%(for a 45 percent total),其中包括IMAX 3D讓人印象深刻的16%,包括數位3D在內的其他3D規格佔有率僅有29%(which 3D took a hit—while IMAX 3D accounted for an impressive 16 percent of the weekend gross, non-IMAX 3D only made up 29 percent),比大亨小傳的33%還要糟糕,Variety的評語則是:「以絕大多數屬於粉絲導向的電影來說,(29%是)是可悲的結果(pathetic result for a mostly fan-driven film)」。

BOM提到已經有幾種理論被提出,其中包括關於本片壞人在上片前給予外界模糊的印象,與上集隔了4年實在是太久了(four years is generally too long,本片原訂的上片檔期是去年6月28日,但由於導演在拍完上集後,又拍了一部超級8,派拉蒙為了遷就導演的檔期與要求,約在2年半前將本片檔期延後到上週末),目前看來本片似乎成為5月份異常強烈地競爭環境下的受害人(it fell victim to the incredibly competitive May schedule),而本片在北美的票房後勢也不甚樂觀,因為即將面臨本週末的陣亡將士紀念日4天連續假期檔期(今年的Memorial Day是5月27日週一),這個異常擁擠的檔期將會有玩命關頭6、森林戰士以及醉後大丈夫3(The Hangover Part III,華納最近也臨時決定將本片提前一天於23日在北美上檔,不知是否會�**苭誘驩陔�)同檔強力競爭。

根據北美的戲院出口民調顯示,本片觀眾有64%是男性(所以有36%是女性),73%觀眾年齡在25歲以上(所以,只有27%是25歲以下的年輕觀眾),上一集的男性觀眾有60%,所以女性有40%,比本片表現好一些,而上一集的25歲以上觀眾比例65%,所以25歲以下的年輕觀眾還有35%,比本片的27%表現好了不少,顯然這個已經有近50年歷史的系列(包括早期的電視影集在內),對年輕影迷的吸引力在下滑之中,衰退幅度有點快且大,在以年輕觀眾為主要市場的暑假檔,可說是本系列電影票房前景的一大警訊(北美的宅男粉絲想必也有一些年紀了)。

另外,這個系列電影的主要市場與粉絲是以北美地區為主,而由後面列出的這個系列前11集電影的票房資料來看,也是呈現出支持群眾以北美市場為主力。

以下是本系列電影前11集的票房相關資訊:(BOM網站沒有前5集的海外票房資料,前5集全球票房以及相關錄影帶出租收入的數據是來自IMDB)

星艦迷航記(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1979)拍攝成本3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8225.84萬美元,全球票房1.39億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900萬美元)

星戰大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1982)拍攝成本112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891.29萬美元,全球票房97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200萬美元)

石破天驚(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1984)拍攝成本17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647.10萬美元,全球票房87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4800萬美元)

搶救未來(Star Trek IV:The Voyage Home,1986)拍攝成本2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1.097億美元,全球票房1.33億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9800萬美元)

終極先鋒(Star Trek V- The Final Frontier,1989)拍攝成本278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5221.00萬美元,全球票房7021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3700萬美元)

邁入未來(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1991)拍攝成本30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488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22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6000萬美元)

日換星移(Star Trek: Generations,1994)拍攝成本3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561.11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424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8000萬美元)

戰鬥巡航(Star Trek:First Contact,1996)拍攝成本45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9202.78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540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1.15億美元)

星際叛變(Star Trek: Insurrection,1998) 拍攝成本58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7018.76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4240萬美元(全球錄影帶出租收入7500萬美元)

星戰啟示錄(Star Trek: Nemesis,2002)拍攝成本60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4325.44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2405.84萬美元

星際爭霸戰(Star Trek,2009)拍攝成本1.5億美元,北美首映週末三天票房7520.42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2.577億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279億美元
舊 2013-05-22, 12:46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sh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