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goddesschi
古時候都用碎銀子或是銀元寶當作貨幣,不知道那些演古裝戲的導演有沒有研究過銀的價值還是亂喊的
甄嬛裡面有提到一個月的湯點就要幾百兩銀子我覺得有點誇張
古時候的幣值也不能用國際銀價去評估,我也沒什麼依據,但是對應台灣物價來比一兩銀子的價值大約至少也有5000~10000新台幣吧
|
物價會波動 ~ 宋是銅本位、明清是銀本位
印象1000兩在明代約~50萬上下,清代銀子購買力只有明代的1/3
至於皇室花費一個月湯點幾百兩你覺得誇張的話
在ptt清史版看過道光有一個趣聞
道光是一個很省的皇帝
他看到每月他喝一碗豬血湯的花費高達二千兩的時候
氣到想叫太監直接去菜市場買一碗40文錢
沒辦法、因為皇室的廚房每一道料理的每個步驟都有專人處理
一道菜出來可能都要經過十幾人之手
養的人越多、成本就越高
同理印象宋代一則蔡京的趣聞,蔡京生活非常奢華
有一個人娶到在蔡京家做包子的廚娘、以為可以大飽口福
後面才發現這位廚娘根本不會做包子
因為她只負責切做包子的青菜
權貴生活的檔次不是一般平民可以想像的
所以你會發現一些官二代對庶民生活的認知像白痴一樣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